高价药受药店“推崇”
市民质疑:低价药去哪儿了?
□肖婷婷
如今,很多人如遇上头疼脑热,就会去药店买些常用药。
“每次去药店买药,店员向我推销的都是比同品种药物贵的。我如果坚持买自己要买的药,很多店员的态度就会马上改变,显得很不耐烦,还给我脸色看。我在药店买药时,常常有被忽悠的感觉。”市民李瑞欣说。
店员常推荐高价药
昨日上午,笔者采访了多名市民,他们均表示曾有“被推销”的经历。
家住市白桥路的吴丽娜说:“这种情况很多。比如服用阿莫西林就可以解决的病,店员非要向我推销头孢。只要说买药,药店基本上都推销价格高的。”
市民王鹤群表示,颈复康的价格从10多元至20多元不等,可药店店员总会推荐价格高的。“我想买10多元一盒的,明明看到药摆在那儿,店员却说没有了。我感觉现在的药店跟超市一样,经常向顾客推荐价格高的。”
市民王丹告诉笔者:“前几天我去药店买益母草颗粒,药店推荐的药比其他的贵一半。”
采访中,部分市民表示“被推销”时会拒绝,也有部分市民表示会无可奈何地接受。有市民表示:“对于药店推销的药,买回去试试,行就用,不行就扔掉,下次不买了。”
市民对此态度不一
近日,笔者走访了10多家药店。走访中发现,当顾客要某种药时,店员会先推荐一两种,虽然这些药可能不是同类药物中价格最高的,但相比较而言价格偏高。当顾客询问是否有便宜的时,店员才会拿出较低价位的药。
在市乐山大道一家药店内,笔者以购买维生素C为由咨询店员价格,店员马上拿出一个绿色瓶子说:“这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药物成分。”此瓶维生素C较一般维生素C的包装来说,可谓高大上,售价96元/瓶。笔者询问是否有简易包装的维C,店员先是坚持要笔者购买她推销的,笔者拒绝,该店员才不情不愿地从柜台最底层拿出一个白色小瓶装,售价仅为1元/瓶,而其态度变得不再积极。
采访中,笔者发现一些市民去药店买药时对店员很信任,很容易购买店员推荐的高价药品,尤其是年龄偏大的消费者。
市民聂红认为,药店的店员具有多年的售药经验,建议应该具有科学性,所以自己会选择他们推荐的药。聂红说:“贵的药疗效应该好吧。”
而市民赵涛表示一般不会购买药店店员推荐的药。他说:“因为我心中有数,店员推荐的药我不需要就不会买。如果感冒了我就买几元一盒的药,也挺管用。 ”
理智买药,拒绝被“忽悠”
为何药店店员对高价药品和低价药品的态度两极分化?笔者采访了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主任桂委。他介绍,推荐高价药的确已经成为药店经营的“潜规则”。现在市区的药店不断增加,一些知名品牌药品已经明码标价,药品的利润较小。为了增加利润,店员往往会向顾客推荐价格高的药品。低价的药品利润少,药店很多时候不愿意多进货。
“若药品质量没有问题,相关部门就难以监管,因为没有证据显示店员推荐高价药为主观故意。市民应该注意药品的有效期、药效等内容,理智购买药品。若发现买错了药品,应尽快到药店更换。”桂委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