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7月02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钱包里的“休眠卡”越来越多

发布时间:2015-07-02 08:18:03  

利用率不高 多数被闲置

钱包里的“休眠卡”越来越多

银行:长期闲置的银行卡要及时销户

□董莉莉  /

 yuanzh15072.jpg

很多市民有不少银行卡。

“有时转账汇款,对方的银行卡是某银行的,而我没有,只好临时去办。次数多了,钱包里的银行卡就越来越多。但是很多都在家里‘睡觉’,变成了‘休眠卡’。”市民赵娜说。

据了解,“休眠卡”就是长期闲置不用的银行卡,而在我们身边,拥有多张“休眠卡”的持卡族逐渐增多。因为闲置时间太久,有的人忘记了卡内是否还有余额,有的人连银行卡的密码都忘记了,再遇到需要用的时候,又得去银行办理。日积月累,钱包里的银行卡越来越多,而“休眠卡”随之增加。

市民普遍拥有“休眠卡”

市民朱彩云告诉笔者,她有3家银行的信用卡、5家银行的借记卡。“借记卡分别是工资卡、存放家庭主要资金的银行卡等。”朱彩云称,“这些卡,我平时都带在身边,因为平常能用到。家里还有4张卡,是我以前的工资卡、在外地办的卡等。把这些卡里的钱取光后,我就放在家里了。”

市民张恒打开钱包,笔者看到里面有9张银行卡,包括工资卡、借记卡,还有各种信用卡等。

笔者采访了解到,市民办卡的原因五花八门,有工资卡、房贷卡,还有熟人安排办的“人情”卡,而大部分银行卡很少使用或从未用过。

“我也不想办那么多张银行卡,但是实属无奈,工资、房贷等肯定不会使用同一张卡,要是再遇到工作变更、买卖交易等情况,势必又会增添银行卡。其实,有些卡我根本就没有用,也没有想过进行处理,想着万一要用的时候,省得再去办理。”采访中,不少持有“休眠卡”的市民这样说。

“休眠卡”是怎样来的

为什么大家的钱包里会有一大堆银行卡?张恒告诉笔者,他工作已经10多年了,其间换了好几个单位,工资卡也换了好几次。“我至少使用过8家银行的工资卡。”张恒称,这些工资卡中,只有现在的工资卡他还在使用,其他的都在家里“睡大觉”。

“去银行办业务,如办房贷、办车贷,甚至买理财产品,都要先办张银行卡。”市民高娟告诉笔者,她去银行申请房贷时,就办理了一张这家银行的借记卡,用于还房贷。后来贷款买车,又办了一张银行卡用于还车贷。今年,她看中了一家银行180天、预期收益6%的一款理财产品,但是买理财产品也得先办卡。

据了解,各家银行针对办卡推出了不同的优惠政策。冲着这些优惠,很多市民办理了多张银行卡。而一旦市民的房贷、车贷或是理财产品到期,这些卡也就被闲置一旁了。

“休眠卡”也吸金

笔者发现,一些市民银行卡内原本还有几十元钱,但是许久没有用,卡里的钱莫名其妙地少了,其实这是相关银行针对小额账户收取的管理费或年费。

笔者通过了解发现,这些银行按照季度、年度收取的管理费,全部根据持卡人卡内的数额而定,从3元到10元不等。此外,有些银行的信用卡,只要不激活,就不会产生费用。而有的银行个别卡种即使不激活,也会收取“工本费”等费用。

市民高娟两年前在市区一家银行办理了一张银行卡,取款几次后,账户余额为100元。随后,她就没有再使用过这张卡。近日,高娟突然想起这张卡里还有钱,就到银行取款,但发现卡里的钱居然“蒸发”了一部分,只剩78元。高娟告诉笔者,该银行客服人员是这样说的,尽管有两年多的活期利息,但按照3/季的标准扣除两年多的小额账户管理费后,当初的100元就变成了现在的78元。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如果你有一张原本许久不用的银行卡,当你再次启用的时候,银行会自动扣除原先未曾缴纳的年费、管理费。

应尽快处理“休眠卡”

银行卡虽然可以省去带现金的不便,但是也会有“莫名其妙”被吸金的烦恼。市建行工作人员冯博建议市民尽快妥善处理这些"休眠卡"

冯博表示,一张闲置的银行借记卡,如果卡中余额较少,持卡人每年要为此支付一定的小额账户管理费。不少市民并不知道,那些扔在抽屉或躺在钱包里的"休眠卡",也会被扣费。市民应养成管理银行卡的好习惯。普通居民不需要那么多的银行卡,一张工资卡、一张存款专用的银行卡完全可满足日常存取款、转账、消费等要求。长期不用的银行卡最好注销,因为一些闲置卡会产生年费,卡主人若不及时还款,不仅会被罚利息和滞纳金,还会给自己留下不良信用记录。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