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刘永奇 通讯员 赵海洋
近年来,国家推出了农业保险,专为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者提供保障,如果遭受自然灾害、疫病等事故,投保人的经济损失由保险公司赔付。然而,有人却伸出了“黑手”,打起了农业保险的主意……
女经理和村干部的密谋
农业保险是维护农民群众利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强农惠农政策。从2010年开始,我市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开始实施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当年,我市各级政府分别成立了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农业保险工作方案。
其中,驿城区从2010年实施农业保险政策,根据相关政策,保费由中央财政补贴40%、省市财政补贴30%、区财政补贴10%,农户自己承担20%。财政部门审核保险公司上报的数据后,将财政补贴资金拨付给保险公司。在整个环节中,保险公司上报的数据,成了保险补贴金额多少的决定因素。
张大田,曾是驿城区诸市乡某村的一名村干部。在2011年召开的全乡农业保险工作会议上,张大田认识了一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刘真。在会上,刘真对各村委干部进行了农业保险政策的培训,并在全乡各个村宣传农业灾害保险,但由于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且对政策不信任,很少有人投保。
经过私下物色和权衡,刘真会后找到张大田:“你可以个人出钱以群众的名义投保,到时保险的理赔款可以自己占有。”
张大田问刘真自己可以“赚取”多少农业灾害保险理赔款,刘真表示除去交的保费外一亩地可得1.8元钱。为了“套牢”张大田,刘真另外每亩地又给张大田0.2元的服务费,这样一亩地张大田就可以赚2元。考虑到这是个占便宜的事情,加上自己又是村干部,有这个条件,张大田和刘真一拍即合,开始进行疯狂造假。
一个人分赃35万多元
有了刘真的承诺,张大田拿出自己村村民的粮食补贴底册,作为自己虚报当年农业灾害保险的底册。根据底册上显示的数据,该村有800多户村民,7000多亩土地,以此推算,该村2011年申报农业灾害保险的保费应该有1万多元。
将材料和保费准备好之后,同年7月底,张大田把1万多元的保费和申报底册交给了刘真。刘真给张大田出具了收条。当时,张大田并不放心,问刘真“这个事情”有没有把握。刘真当即表态:“受灾不受灾都能理赔,你不会赔本的。”
过了1个月,刘真把保单等手续交给张大田。同时俩人还虚拟了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现场勘查、出险通知书、灾情查勘报告表、保险赔偿协议等一系列手续。
后来,刘真得知驿城区财政局已经于当年11月27日将国家拨付的农业灾害补贴款下拨到位。得知消息后的刘真喜出望外,立即安排张大田找十几个村民的粮食直补卡备用。十多天后,在市区一家农村信用社,刘真和张大田将粮食直补卡中的农业灾害保险理赔款取了出来,双方按照以前的约定,刘真当场给张大田3万元钱的现金。
后来,根据张大田交待,他们村当年的玉米投保费为每亩2.2元,刘真结合张大田提供投保的总亩数,按每亩12元左右发放理赔款。实际上,刘真在给张大田算账的时候,除把张大田交的保费退给他外,又按投保亩数,每亩给张大田2元钱,也就是说刘真每亩给张大田4.2元,其余的理赔款被刘真据为己有。
转眼到了2012年,马上就要办理小麦农业保险了,刘真再次找到张大田说:“去年你报农业保险,1亩地赚了2元钱,今年你还弄不弄”。“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咋不弄呢!”尝到甜头的张大田怎会放弃这样的挣钱机会?他当即同意。
刘真表示,可以按照前一年的标准,每亩地除了保费之外,多给2元钱。然后,张大田和刘真参照2011年的办法,直接按照2011年粮食直补底册申报2012年农业灾害保险。
2012年3月,张大田按每亩地3.6元的保费共2万多元交给了刘真。同年8月,刘真把4万多元的理赔款交给了张大田。
就这样,在刘真的授意下,张大田以农户名义先后参与投保了两年的农业保险,共交纳保费4.2万余元。投保的保险公司也先后给张大田理赔款8.58万元、9.85万元,扣除保费,张大田从中获益3.7万元。
看上去,张大田似乎挣了不少钱,但实际上他只是刘真整个骗保环节中的一枚棋子。根据检方起诉,刘真采取类似手段,先后伙同诸市乡多名村干部采取虚假投保、虚假理赔的方式套取国家农业灾害保险理赔款67万多元,除去交纳的保费,刘真伙同他人实际套取农业灾害保险理赔款46万多元,其中刘真分得赃款35.6万元。
幡然醒悟后主动投案
2013年,驿城区检察院接到群众举报,称在推行国家农业保险政策过程中,诸市乡的群众没有从玉米农业保险和小麦农业保险理赔中获得过任何赔付,部分村干部涉嫌虚假投保、虚假理赔并骗取国家农业保险。
办案检察官向记者表示,该案案情重大,而且农业保险领域职务犯罪是一种新型的犯罪。为此,驿城区检察院专门派出专案组赴吉林省,到当地检察机关学习侦办农业保险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经验。最终,检方确定了农业保险领域犯罪应认定为贪污而不是诈骗犯罪。
有了明确的办理方向,驿城区检察院检察长聂旭光指示侦办农业保险的专案组立即在辖区启动农业保险职务犯罪案件侦查工作。此时,刘真得知驿城区检察院先后查处了一批利用职务便利套取农业灾害保险的案件。想起自己曾经套取的30多万元现金,刘真诚惶诚恐,觉得自己这样做早晚会出事。
2014年6月,刘真提着她套取的30多万元农业灾害保险理赔款,找到曾经与她“合作”的诸市镇(此时乡变更为镇)9个村的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将30多万元退给这9个村出资投保农业灾害保险的村干部,让他们发给农户。
幡然醒悟后的刘真曾给张大田8.26万元钱,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刘真还让张大田给她打了2011年和2012年两个收条。接到保险理赔差额钱,张大田也感觉有些“烫手”,他找到其他几个村干部,说明这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后,把整个农业灾害保险理赔的钱按直补面积和受灾户的面积发给了村民。
2014年,驿城区委、区政府组织辖区村两委干部听取相关农业灾害保险案件。张大田得知通过同样方法参与投保的村干部被法院判刑后,心里比较害怕,知道这是违纪违法行为。既然这个钱不应该得,就应该把这个钱退出来。
后来,张大田主动向乡政府汇报,并联合其他村的村干部一起找到刘真,要求把保险理赔差额的钱拿出来发给老百姓。刘真表示同意,在家人的劝说下,这时候的她已经有了自首的想法。
2015年5月,法院公开审理了该案,认为刘真身为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利用担任驻马店市驿城区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农业保险项目的职务便利,伙同他人采取虚报农业灾害保险并进行虚假理赔的方式,伙同他人套取农业灾害保险理赔款计460537.69元,其行为已构成贪污罪。
法院经过审理认定,保险公司营业部经理刘真(化名)犯贪污罪,因其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系自首,依法可减轻处罚;其亲属代为退出全部赃款,刘真当庭认罪悔罪态度较好,对其从轻处罚,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违法所得356086.81元依法予以收缴。
一步步走向犯罪的美女经理
令人唏嘘的是,案发时,刘真年仅35岁,是市区一家国有控股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职工。熟悉刘真的人都知道,她长相漂亮,工作肯干,业务能力强,可谓年轻有为。在很多人看来,刘真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幸福的家庭,算得上是一个“人生赢家”,可现在却成了一名阶下囚。是什么原因驱使刘真自毁前程,一步步走向犯罪之路?
应该说,保险公司给刘真的待遇算是不错了。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业务员告诉记者,公司给做农业保险的部门有专门的业务发展费用,另外公司每季度给一定的业务经费。在开展工作中,对工作中产生的燃油费、宣传费、招待费、办公经费都予以报销,还有农险奖励、绩效工资。
据了解,有着专科学历的刘真业务能力超强,进入保险公司的第二年,就被任命为驻马店市的营业部经理,也算得上事业有成。刘真后来坦白,自己虽然事业有成,但看着周围的人开着豪车,住着别墅,自己内心渐渐失去了平衡,觉得一定要找个机会挣大钱。
就在我市开始开展农业保险补贴的这一年,驿城区人民政府成立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时任保险公司营业部经理的刘真成为领导小组成员。进入这个小组的刘真认为,发财的机会终于来了。
刘真交代,自己思考了很久想从农业保险这项工作中捞取好处,后来决定自己先到驿城区诸市乡五里岗村等9个村了解一下情况,并物色“合作事宜”人选。就这样,刘真先后找到多名村干部帮助自己骗保,不仅害了自己,也把这些村干部拉下了水。
“自己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公司有任务要求和时间限制,当然这项业务的开展离不开村干部的协助,所以我就想让村干部得点好处,方便以后农业灾害保险业务的开展,自己也好从农业灾害保险理赔款中套点钱。”刘真说。
如今,这个美女经理已经开始在监狱服刑。妄想不劳而获发财的刘真或许做梦也没有想到,到头来自己竟栽在自己经手的农业保险上面。尽管刘真不断忏悔,认为自己不该利用手中权利谋取不正当私利,但人生没有后悔药,既然当时伸出了“黑手”,就要承担应得的后果。(文中犯罪嫌疑人皆为化名)(配图与原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