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用公款打高尔夫球最典型 今年初以来中纪委网站
61次点名高尔夫球腐败问题
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中央11个部门开展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行动,将全国的高尔夫球场分为取缔、退出、撤销、整改4个类别,要求各地在今年的6月30日前完成。
还有几天就要到最后的退出整改大限了。记者对中纪委网站统计发现,今年以来该网站已经61次点名高尔夫球腐败问题,有的是案例、有的是巡视组发现线索、有的是相关反腐评论。
今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还在各自的官方网站上公布了66个已经取缔的高尔夫球场名单。
[怪现象] 高尔夫球场禁令不断 发展却不停
高尔夫球起源于苏格兰的高尔夫运动,上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国内的高尔夫球场大多“贪大求全”,违规占用耕地,农药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接踵而至。从2004年起,国家连发禁令进行整治,近年来有关部委连续发出针对高尔夫球场的相关叫停整改文件。
2004年初,国务院紧急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得批准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球场审批大门自此正式关闭。
2006年,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将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高尔夫球场、赛马场等6类项目列入禁止用地项目。2009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又联合发出《关于开展高尔夫球场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各地对本地9洞以上的高尔夫球场情况进行摸底。2010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对高尔夫球场摸底。
据行业报告显示,从2004年国务院全面叫停令至2014年,这10年间,中国的高尔夫球场从100多家增加到了600多家,每年平均新增40余家。
[整治] 被取缔高尔夫球场集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新一轮的整治始于2014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落实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措施的通知》,并以2015年6月30日为限,要求对现存高尔夫球场进行分类清理。
目前涉及到的省份有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等省份。山东省取缔高尔夫球场8家,数量居各省区市之首。云南、广东取缔高尔夫球场各6家。从被取缔的66家高尔夫球场的分布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中部地区成为了重灾区。
虽然此次公布的取缔名单中没有公布66家被取缔高尔夫球场的具体取缔原因,但从历年来对高尔夫球场的查处工作来看,高尔夫球场被叫停的几个主要原因包括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占用耕地以及违法占地等。
多位业内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总共关闭的球场,会在120家左右。“这次真的不同以往,这是‘十八大’以来反腐的大势,也是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的需要。”
地方的禁令更为明确:2014年12月9日,广东省纪委监察厅下发《关于严禁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规打高尔夫球的通知》,对现职党和国家工作人员违规打高尔夫球作出了“九个不准”规定。
[点名]
中纪委网站61次点名高尔夫球腐败
记者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检索发现,今年初以来,该网站至少61次对高尔夫球腐败问题进行了点名。
最近一次是6月19日发布的消息《中央第六巡视组向中国五矿反馈专项巡视情况》,其中中央第六巡视组发现中国五矿仍然存在违规用公款打高尔夫球、违规发放节假日补贴等问题。
记者发现,同样因为高尔夫球腐败问题被巡视组点名的还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联通、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国家体育总局。
各地还出台了与高尔夫球腐败相关的规定。
今年2月,海南省三亚市纪委下发《关于对公职人员打高尔夫球情况进行统计的通知》,对全市公职人员打高尔夫球情况进行专项调查统计。调查统计的主要事项是公职人员打高尔夫球有关情况、八项规定出台前持有会员卡打球人数、公费打球人数、自费打球人数、别人邀请打球人数、打球主要利用时间;当前公费打球人数、自费打球人数、别人邀请打球人数、利用休息时间打球人数。
[查处] 高尔夫球腐败主要有4种方式
记者梳理发现,高尔夫球腐败主要有4种方式。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违规公款打高尔夫球。今年以来,中央巡视组发现的违规用公款打高尔夫球至少有6家单位,包括中国五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南航集团、中国海运。
此外,由他人出资打高尔夫球的情况也存在。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斯鑫良被开除党籍,其曾由他人出资安排打高尔夫球。中央第八巡视组向中国联通领导班子反馈时,还提到中国联通有领导干部接受供应商安排打高尔夫球、外出旅游。
据通报,在2013~2014年,南航明珠俱乐部为营销需要组织高端客户会员举办高尔夫球赛30余场,出于客户关系维护的需要,公司个别领导和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南航已终止了该项活动并决定今后不再举办。类似以工作之名打高尔夫球、上班时间打高尔夫球的现象不断曝出。(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