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6月23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季谨防隐翅虫“袭击”

发布时间:2015-06-23 07:37:09  

□肖婷婷

yuanzh150692.jpg

 

近日,在市中心医院皮肤科门诊,住院患者增多,就诊的患者很多患的是隐翅虫皮炎。导致这一疾病的“凶手”是一种形状像蚂蚁的昆虫,身体黑黄相间,叫隐翅虫。

“我几天前去外地野餐,回来后发现脖子上肿了一大片。”市民刘景告诉笔者,“我以为自己被晒伤了,但奇怪怎么会晒得那么严重。”

刘景说,她脖子上的皮肤有巴掌大小的红肿区域,还起了几个泡,本想过两天就好了,可几天后还是痛疼难耐,不得已来医院检查。

“医生说,我被一种叫隐翅虫的虫子咬了。”刘景说,医生说这种虫子虽不起眼,可人碰到它的毒液会受不少罪。

那么,隐翅虫在市区常见吗?被咬之后该如何处理?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采访了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医生林永丽。“按照往年情况,每年都会有几十名隐翅虫皮炎患者到我院治疗,多数集中在夏秋两季。”林永丽说,夏季隐翅虫比较多,它们喜欢昼伏夜出。这种虫子有一定的趋光性,喜欢围着路灯转。夏季市民在夜间乘凉时,很容易被咬。被隐翅虫的毒液伤害后,皮肤会出现水肿性红斑,继发糜烂或结痂。

“被隐翅虫咬后,多数人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被烫伤、晒伤。”林永丽说,被咬后应尽早就医,处理得当病灶可在三四天后干涸,并在六七天左右落屑痊愈。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细菌感染或全身性过敏反应,甚至留下难以磨灭的色素或疤痕。

林永丽告诉笔者,隐翅虫会释放一种强酸性毒液,皮肤接触后会导致炎症反应。如果市民遇到隐翅虫附在皮肤上,千万不要用手拍打,应用嘴将它吹到地上,再用脚或其他工具将其弄死。被隐翅虫咬后不要惊慌,因为隐翅虫除了自身的毒素外,并不会传播其他传染性疾病。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