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6月16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桂琴投入“得意事”

发布时间:2015-06-16 08:54:40  

□班永威  /

yuanzh150663.jpg 

刘桂琴在广场为市民唱戏。

见到刘桂琴,笔者以为她才40出头,聊天后才知道,她今年已经57岁了。刘桂琴看上去很年轻,这和她爱说爱笑爱唱戏有很大的关系。“上学时,我是学校腰鼓队的。参加工作后,每逢节日,我就在单位主持晚会并表演节目。”刘桂琴笑着说。这些还不是让刘桂琴得意的事,让人们驻足欣赏她唱戏才是最让她得意的——

1文艺爱好者  单位的“红人”

刘桂琴从小就爱好文艺,打腰鼓、唱戏、唱歌,她都非常喜欢。读小学时,她就打腰鼓,而且打得非常好。在上蔡县一单位工作后,刘桂琴成了单位的“红人”。

 在单位里,刘桂琴的才能表现出来了:既能主持晚会,还能表演节目。“五一、元旦、春节等节日,只要单位举行活动,大部分都是我主持。”刘桂琴笑着说,“我在台上表演的是唱歌,如唱《茉莉花》、《春天的故事》等,唱完后台下掌声一片。”

2唱歌得个一等奖

“记得为了庆祝香港回归,市里组织各县搞了一次系统内的比赛。”刘桂琴说。身为单位里的“红人”,刘桂琴自然少不了参加。

为了表演好节目,刘桂琴苦苦练习。“你想啊,各县的高手都来了,我得好好表现,得给单位争光。”刘桂琴说。

参赛时,刘桂琴选择了一首大气磅礴的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结果,她不负众望,获得了一等奖。

3“被迫”改节目

1999年,刘桂琴所在的单位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她把表演的节目单拿给领导,领导看后却表示不同意,说:“你年年都唱歌,今年你得来点儿别的,让大家新鲜新鲜。”

刘桂琴想,也是,每次都是唱歌,估计大家都烦了。于是,刘桂琴决定唱戏给大家听。登台唱戏,刘桂琴是第一次,但她一点儿也不紧张,而且胸有成竹。

“小时候,我就会唱戏。这对我来说不是问题,而是手到擒来的事。”刘桂琴告诉笔者。

在家练习几遍后,次日,刘桂琴就登台演出了。“我那次唱的是《朝阳沟》选段。”刘桂琴说,“同事们听后,都说我唱得很好。”

4接受专业指导

虽然戏唱得不错,但要求完美的刘桂琴希望自己更上一层楼。退休后,刘桂琴闲来无事。2008年,她跟着小儿子来到了市区。

刚到市区,没有朋友,没有戏友,怎么办?刘桂琴想:“找个专业的老师指导我唱戏吧。这样一来,我不但可以把戏唱得更好,而且可以多交些朋友。”

“发音不是太清楚,吐字不是太清晰,动作不是很到位,高低音不是很稳定。但总体说来,在爱好唱戏的票友中,唱得还不错。”刘桂琴说,她的老师当时给了她这样的评价。

5喜欢唱苦情戏

刘桂琴喜欢唱苦情戏,例如《秦雪梅》中的秦雪梅等。她还喜欢演老旦。“《寻儿记》和《虢都遗恨》中的老婆婆,我都演过。”刘桂琴说,“苦情戏很有味道,也有一定的难度,我很喜欢。唱老旦,动作要到位,拄拐棍时弯着腰、颤颤巍巍的,动作一定要统一,如果缺这少那,人物形象就会不生动。”

6引得河南老乡驻足欣赏

得到了专业老师的指导,加上自己的努力,刘桂琴唱戏越发游刃有余了。

两年前,刘桂琴到云南大儿子家过年。“那里一年四季如春,感觉很舒服。我闲来无事就到公园唱戏。”刘桂琴说。

那天,刘桂琴到公园唱戏。唱着唱着,一位老人走了过来,站在刘桂琴面前听戏。听了一会儿,老人问:“你是河南哪儿的?”刘桂琴说:“俺是驻马店的。”老人说:“俺也是河南的。你唱得不赖。我拉弦子,你唱戏,咋样?”刘桂琴心想,有伴奏多好啊,还是老乡。于是,她答应了。

两个人,一个人拉弦子,一个人唱戏。唱得兴起时,刘桂琴突然发现,对面亭子里有20多个人在对他们指手画脚。刘桂琴当时没当回事,继续唱戏。过了几分钟,那20多人突然骚动起来。“不会是有人掉进水里了吧。”刘桂琴想。

于是,她赶紧过去,想看个究竟。还没走到地方,那20多个人就走到她面前,其中一个人问:“你是河南人吧?”刘桂琴说:“是的。”

那人说:“我们都是信阳的,在这听到老乡唱戏,非常激动。”另一个人说:“你唱得很好,我们都听好一会儿了。”

原来,这20多个人是从信阳来云南旅游的,听见有人唱豫剧非常兴奋。

刘桂琴说:“他们都夸我唱得好,我非常高兴。以后,我要精益求精,把戏唱得更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