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袁 敏 张丽丽
铺垫子、摆玩具、调灯光……完成这一系列程序后,28岁的黄静轻轻地出了口气。这是她摆摊卖玩具的第六天,当初手忙脚乱,如今轻车熟路。6月14日是星期天,晚上7时许,民生广场聚集很多市民,黄静开始忙碌了。
“结婚后,我连续做过几份工作。生孩子后,我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心扑在孩子身上。”趁空闲时间,黄静和记者聊起了摆夜摊的初衷。据她介绍,她和丈夫2008年结婚,去年生了一个儿子。如今,她已经有4年没上班了,总觉得生活没意思。
前段时间,她带着孩子到民生广场玩时,发现有很多人在那里卖玩具,生意不错。和家人商量后,黄静决定在广场上摆夜摊。充分考察后,她购买了一些小玩具,与丈夫一起,一边带孩子一边卖玩具。
晚上8时许,广场上的人越来越多,黄静的摊位前也热闹起来。“阿姨,我想要个会发光的发箍。”一个小女孩说。“好的,小朋友,阿姨给你拿。这个你喜欢不?”黄静一边回答,一边利索地拿出发箍,给小女孩戴在头上。
黄静说,有时候一个晚上也卖不了几个玩具。“总听人说摆夜摊很挣钱,其实没有人们说的那么赚钱。”黄静苦笑着说,如今已经是第六天了,她才卖了二三百元钱,每天晚上一待就是三四个小时,挣的都是辛苦钱。
记者采访时,黄静的丈夫李先生在旁边喂儿子喝水。看到妈妈闲下来,小家伙立即颤巍巍地向黄静走来。“我儿子才开始学走路,白天都是我带,摆夜摊时才由他爸爸带。”说起不到一岁的儿子,黄静眼中满是爱意。
“虽然比较辛苦,但这样的日子很充实。我会继续做下去的。”黄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