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新宇
几个月前,平舆县庙湾镇陈庄村村民陈红卫在村里倡议建设中华孝道村。如今,村民自发建起了有两排平房的大院子,购置了桌椅等,本村和外村的老人、孩子在这里都可以免费吃饭。饭是村里的妇女轮流做的,米、面、油、蔬菜是村民和一些企业提供的。每天上午和下午,都有很多村民到这个大院子里畅谈他们对孝的理解。(6月12日《天中晚报》)
“最爱做的事儿呀是报答咱妈妈,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这是解晓东演唱的《中国娃》里的一句歌词。这句歌词道出了孝对于中华儿女的重要程度。事实上,孝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持之以恒提倡的美德,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有学者指出,人类发展史上曾产生过三种伟大的精神,分别是古希腊人的求知精神、古希伯莱人的信仰精神和中国人的孝精神。可见,我们民族的孝是得到整个人类社会认可的。
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在农村,还存在着不能很好赡养老人甚至不赡养老人的现象,即便是在生活条件较好的城市,也存在着不能很好赡养老人、不尊重老人的现象。这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普通村民陈红卫提倡的孝是朴实的,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民素质的提高都有很大意义,因此值得大力推广。
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赡养老人、尊敬老人,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不仅应该做到让老人老有所养,还要做到让老人老有所乐,即让老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丰富起来,这才算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孝。一个人,做到了孝,肯定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因为,孝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