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周心放 刘永奇
通讯员 郭玉霞 王有震 文/图
郭荣昌(中)与战友的后人聊天。资料图
老年郭荣昌。资料图
70年前,身为国民革命军第59军一员的郭荣昌,在抗日名将、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湖北宜城壮烈殉国后,参加敢死队,和战友们冒死从敌寇手中夺回将军遗体。他的眼睛也因为受日军毒气弹伤害而失明。
初夏的5月,记者来到泌阳县马谷田镇郭岗村抗战老兵郭荣昌家,聆听郭荣昌的外孙姬东阳讲述郭老昔日勇猛杀敌的感人故事。
郭荣昌,1918年出生,泌阳县马谷田镇郭岗村郭庄人,1938年6月经国民革命军第59军第38师师长黄维纲介绍入伍。7月,他随部队首上抗日战场,先后参加了潢川、固始和商城保卫战,与日寇激战数月,后辗转于湖北孝感、黄陂、当阳、宜昌等地。历任师长黄维纲的卫士,第225团第1营战士、班长、排长,参加大小战斗30余次。1939年,郭荣昌参加了潢川保卫战,受到日军施放的瓦斯弹伤害。
1944年春天,郭荣昌经其姑父、中共地下党负责人鲍捷三介绍,加入了国民党新八军第六师第一团,任特务连连长,秘密从事“兵运”工作。后经鲍捷三介绍,郭荣昌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解放洛阳、许昌和开封的3次战役。1945年10月30日,新八军在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的率领下起义,更名为“民主建国军”,郭荣昌成为这支部中的一员。1949年初,郭荣昌任泌阳县武装大队中队指导员,并参加了泌阳县的剿匪战斗,屡立战功。
20岁投军 勇猛作战
时光回到1938年。这年6月末的一天,20岁的郭荣昌步行到泌阳县城给在学校教书的父亲送衣裳。在县行政公署附近歇息时,郭荣昌遇到了一名腰别手枪、卫兵模样的国民党军人。这名军人问他:“老乡,你从哪儿来呀?”“我从乡下来。”郭荣昌说。这名军人拍了拍郭荣昌的肩膀。
这时,从院内走出一名30岁左右的国民党军官,那名卫兵见了他,马上立正、敬礼。这名军官摆了摆手,一边打量着郭荣昌一边和他聊了起来。“年轻人,想不想当兵?”军官问道。郭荣昌急忙回答:“想。”军官上下打量了郭荣昌一番,朝他的胸口捶了捶,说:“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卫士了。”从此,郭荣昌成了黄维纲的一名卫士。10多天后,郭荣昌的父亲打听到儿子当兵了,忍不住嚎啕大哭。
事后,郭荣昌才知道,当时张自忠任军长的国民党第59军驻扎在泌阳县。这名军官就是第59军第38师师长黄维纲。1933年3月,在喜峰口战役中,任第59军第38师第112旅旅长的黄维纲奉命驰援喜峰口,抗击进犯日军。在与日军交战过程中,他赤膊上阵,指挥战士反复冲杀,迫使日军溃退。
郭荣昌入伍不到10天,第38师接到命令,到商城、固始抗日。当天,部队就出发了,第二天到达桐柏,然后又到信阳。训练了两个月,打了两次靶后,部队又出发了。出发前,部队给每名士兵配发了一杆捷克产的钢枪、200发子弹和6颗手榴弹。
1939年夏天,郭荣昌所在的部队参加了武汉会战中的一次战役——潢川保卫战。当时,日本军上有飞机,下有大炮、坦克,轮番向阵地进攻。不少人打红了眼,只穿短裤,推上刺刀,和日本鬼子拼杀。日本鬼子放毒瓦斯,黄色雾气在阵地上弥漫。士兵们一看有黄雾升起,赶紧将手绢用水或尿弄湿,闭上眼睛,捂住鼻子、嘴巴。即使这样,郭荣昌仍感觉双眼火辣辣的,身边不少兄弟一个个倒了下去。
这一仗打了三天两夜,郭荣昌所在的营只剩下13人。战斗结束后,光膀子、浑身是血的营长张树青对郭荣昌说:“这13人归你了,你就当班长吧。”
随后,部队向西行进,从大别山退到鸡公山,在武胜关驻守了一个多月。黄维纲部用土封住铁路,使日军不能南进。后来,部队开赴湖北当阳,支援第39、第40师。其间,郭荣昌参加过数十次大小战斗,击毙日军数十人。
冒死抢回将军遗体
1938年10月,第59军余部安全撤到鄂西,张自忠升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1940年4月底,日军集结重兵向宜昌发起进攻,张自忠率部参加宜枣会战。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部被日寇围困在宜城南瓜店的杏儿山、缸子口一带。
在战斗中,正向前冲的张自忠身中数弹,右胸洞穿,血涌如泉。少校警卫马孝堂忙上前为他包扎。伤口尚未包扎好,日军一窝蜂冲了上来。张自忠不幸以身殉国,年仅49岁。
当日下午,日军开始清扫战场。一名日本军官看到一具着黄色军装的尸体,身上还盖着大衣。他从死者左胸兜里掏出一支派克金笔,一看,上面刻着“张自忠”3个字。这名日本军官立即立正,恭恭敬敬地向遗体行了一个军礼,又忙叫人找来担架,将遗体抬往20里外的陈家集日军第39师团所在地。
经与张自忠相识的日军第39师团参谋长专田盛寿核验后,师团长村上启作命令军医用酒精把张自忠的遗体擦洗干净,叫人赶制一口棺材,将张自忠的遗体收殓入棺,葬于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坟上立一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马孝堂负伤后被日军俘虏,后来拼死逃脱,打听到了张自忠遗体的下落。在当地老乡的帮助下,马孝堂被人用担架抬回驻扎在张家沟的第38师师部。第38师师长黄维纲和张自忠私交不错。张自忠牺牲后不久,他任第59军军长。黄维纲听完马孝堂的报告,悲恸万分,当即率便衣队急驰陈家集。
这时,郭荣昌已经升任排长,并加入了第38师敢死队,他端着轻机枪跟随黄维纲于夜间突袭陈家集。郭荣昌和黄师长光着膀子、穿着裤衩,带着弟兄们顶着鬼子的炮弹朝前冲,终于在陈家集寻得英烈坟墓,开棺将遗体起出抢回。
医疗队人员用酒精擦洗将军遗体时,看到将军全身共负重伤7处,最重的一处是洞穿胸部的炮弹伤。随后,张自忠的遗体被运往重庆安葬。路经宜昌时,10万军民恭送灵柩至江岸,其间日本飞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众无一退却。最后,日本飞机一弹未投,盘旋而去。
秘密加入共产党
后来,在一次战斗中,郭荣昌所在的连队被日军打散,郭荣昌被孙连仲部队收留。1944年春天,郭荣昌经地下党负责人鲍捷三的介绍,加入了新八军第6师第一团,任特务连连长。他跟着鲍捷三在新八军从事秘密“兵运”活动。后来,经鲍捷三介绍,郭荣昌秘密加入了共产党。
1944年夏的一天,郭荣昌穿着白布衫,戴顶草帽,到泌阳县城与地下党员彭兰臣接头,办理良民证。进了彭兰臣的家门,郭荣昌发现屋里有3个日本兵。彭兰臣的妻子也是地下党员,见此情景急忙叫10岁的女儿喊“舅舅”。机智的孩子马上过来,把郭荣昌领到了隔壁房间。
日本兵走后,他向彭兰臣的妻子说明了来意。两周后,彭兰臣为他办好了良民证。后来,凭着这张良民证,郭荣昌3次进入泌阳县城侦察敌情。一次,郭荣昌到县城打探敌情,在城门口,一名挎着战刀的日本军官突然喊道:“站住!”并仔细对照良民证,看了四五遍,然后说:“开路。”
郭荣昌凭借这张良民证,顺利进入县城,在城里转了一天。之后,郭荣昌又两次进入县城,把敌情摸得一清二楚。
许昌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专员怀疑鲍捷三是共产党员 ,要把他枪毙,将此事交给自己的秘书张政毅执行。张政毅也是地下党员,找郭荣昌商量。在此紧急时刻,郭荣昌发现鲍捷三在外边催粮,待其回来后,郭荣昌带着鲍捷三逃走。
1945年10月30日,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高树勋率新八军及河北民军万余人起义。为此,毛泽东专门将这支率先起义的部队命名为“民主建国军”,郭荣昌有幸成为这支部队的一员。
1949年初,郭荣昌回到家乡,因富有作战经验,鲍捷三和县武装大队政委姚增绪抽调他参加了泌阳县的两次剿匪战斗。因在潢川保卫战中遭受日寇毒气弹的伤害,1949年底,郭荣昌的双目永久性失明。
记者了解到,退伍后,郭荣昌十分低调,双目失明后仍坚持下地劳动。除了在自己的家人面前,他很少在他人面前谈自己的经历。2010年11月,郭荣昌老人度过了93年的人生之路,安详地在泌阳老家闭上了眼睛,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郭荣昌老人去世后,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北京市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北京市政协原副主席、张自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特意委托敬献花圈。郭荣昌生前的战友、张自忠将军贴身卫士长史全胜的儿子史德聚和贴身卫士谷瑞雪的儿子谷成安与郭荣昌的家人、亲朋等在郭荣昌墓地举行悼念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