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王惠宏/文 闫宏伟/图
孙台立在查看监控视频。
市健康路西段有一个小院,里面有4家单位和3栋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管理的家属楼。每天,来该院办事的人和车辆络绎不绝。人杂、车多、院子小,如果管理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然而,这个院子车辆摆放有序、人员出入顺畅,从来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大家都说:“这多亏了门卫孙师傅!”
家庭突遭变故
昨日,记者来到市健康路西段的这个小院,看到一名个头不高、身材偏瘦的中年人一会儿指挥车辆摆放,一会儿热情地回答前来办事人的询问。他,就是门卫孙师傅。
孙师傅名叫孙台立,今年53岁,驿城区沙河店人。据孙师傅介绍,他以前在北京解放军总政治部副食基地负责管理仓库和技术工作,国家不允许部队经商后,他就回到了驻马店。之后,孙师傅去深圳打了两年工。不幸的是,妻子患上了肺癌,他便辞去在深圳的工作回家照料妻子。一年后,妻子留下家中的3个孩子撒手人圜。当时孩子尚小,需要人照顾,他便放弃了外出打工的念头。2007年,经人介绍,他来到这个院子当了一名门卫,这一干就是8年。
上午10时正是人们前来办事的高峰期,记者的采访不时被打断。有孙师傅询问来人情况进行登记的,有来人向孙师傅打听办事单位办公楼层的,孙师傅一一耐心接待、认真回答。
对院内车辆熟记于心
院里的住户普遍反映,孙师傅是个有心的人,也是个闲不住的人。无论白天晚上,他都认认真真、毫不含糊。经常来办事的人都能看到、感受到,这个小院虽然人多车多,但无论何时,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白天,孙师傅把主要精力用在院子里的车辆停放和来往人员的登记上。这个院车辆多时有几十辆车,但从来没发生过出行拥堵现象。因为孙师傅对每一名来办事的人和车辆都做到心中有数,对家属院和单位的车辆更是熟记于心。临时停放挡住出路的车,一旦需要挪动,他就能迅速找到车主,把车辆及时挪开,不耽误其他车辆通行。
早、中、晚是孙师傅打扫卫生的时间。因为白天单位来往车辆行人多,无法打扫卫生,他就趁人们休息时打扫。据住户介绍,孙师傅一有空闲时间就打扫卫生。过年时,由于鞭炮纸屑多,他一天打扫几遍,保持院内清洁。
工作极端负责
孙师傅的工作细致入微,极端负责。谁家的孩子上学早,谁家的车晚上还没回院,谁家的大人经常出差,屋内没人,他都了如指掌,或提早开门、或晚上留门、或严加查看。
有几次,经常加夜班的王女士深夜12时回家,看到孙师傅还在拿着手电筒巡视。发现王女士的车还没开回来,大门落锁后他也不休息,以便及时给她开门。
如今,网上购物方便快捷,院里单位、个人购物量很大。按照有关规定,快递人员不能进院投递,邮件由门卫统一发送。多年来,由于孙师傅认真负责,从没有发生过邮件丢失、延误事件。
住户刘先生有一次和爱人都出差了,家中没人,恰巧有人找他们,孙师傅让来人登记,来人不乐意,让给刘先生夫妇打电话来人也不愿意打,非要上楼看看不可。为了不发生争执又保证住户安全,孙师傅就与来人一起来到刘先生家敲门,确定刘先生家没人,来人才悻悻地离开。
记者向孙师傅说起有些单位门卫态度恶劣、不耐烦、与人吵架的事。孙师傅说,门卫就是为别人提供服务、保障安全的。来办事的人本来就有些着急,即使来人态度不好,门卫也不能烦,理解一下就行了。他在这里干了8年,从来没与人吵过架。
乐于助人好风格
不论节假日还是分内分外,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孙师傅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在这个院工作的人员,不少人都能说出几件孙师傅做的好事。坐落在小院后排的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感受最深。他们的办公楼安装有铁门,周六、周日和夜晚,都要由门卫上锁。他们单位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周六、周日加班是常事。无论他们何时喊孙师傅开门、锁门,孙师傅都不厌烦。有时候看到他们来单位,不用张口,孙师傅就拿着钥匙给他们开门。
市地方史志办的王科长说,有一次,他的电动车胎破了,他推着车走到大门口时碰到孙师傅。孙师傅了解到他的车胎破了,就说:“你推着多沉啊。我这里有气筒,先给你的车子打打气。你骑快点儿,兴许赶到修车那儿还有气,这样不毁轮胎。”说着,拿出气筒给他的电动车打气。
有一次,该院住户吴先生和爱人中午都有事,不能回家给孩子做饭。由于急着办事,吴先生匆匆给孩子买了个汉堡,来不及回家,就把汉堡放在门口,让孙师傅交给孩子。担心耽误孩子吃饭,孙师傅饭都没做,在大门口等着孩子。孙师傅说,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办好。
虽然孙师傅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是点滴之处见真情。孙师傅8年如一日,恪尽职守,无怨无悔,真是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