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5月25星期一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忠诚印寸心 浩然充两间

——记革命烈士王文昭

发布时间:2015-05-25 09:06:01  

忠诚印寸心  浩然充两间

——记革命烈士王文昭

□晚报记者    姚会峰/   高琳琳/

 

今年清明节前夕,记者一行来到汝南县华南公墓(汝南县烈士陵园),寻找李渭滨烈士的陵墓时,发现另外一名烈士——王文昭的陵墓。在与烈士陵园的管理人员聊天中,记者得知王文昭在李渭滨等人的影响下,于1926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两年后在与敌人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1岁。

“听说王文昭的一生挺苦的,他的名声也很大,你们应该写写他。”烈士陵园一位姓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王文昭参加革命时才结婚几个月,但此后妻子王真没有改嫁,一直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并将他们养老送终。

听完工作人员的讲述,记者决定采写王文昭烈士的生前身后事。当记者打听王文昭后代的情况时,该工作人员称,王文昭没有留下子女,他妻子王真前几年去世后,都是王文昭的亲人来扫墓。“我记得有个叫王春兰的老人,这么多年都是她给王文昭扫墓,也许她和王文昭是亲戚。”该工作人员说。

luf1505255.jpg

烈士陵园工作人员为王文昭扫墓。

298394_王春兰的大家庭合影.jpg

 

王春兰家人合影,拄拐杖者为王真。

多方打听烈士的亲人

由于记者当时还有采访任务,就把寻找王文昭亲人一事往后推了推。522日,记者再次来到汝南县。据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党新爱回忆,她曾与王春兰交谈过,对方好像说她是汝南县第三小学的老师。根据党新爱提供的线索,记者来到汝南县第三小学家属院,寻找王春兰。

经过多方打听,记者终于找到了王春兰的家,但从她女婿倪文理口中得知,王春兰并不住在家属院,几年前搬到驻马店市区与她侄子生活在一起。

“要是按辈分来称呼的话,王文昭应该称我岳母为姑姑,他的事迹我岳母知道得比较清楚。”听说记者要采写王文昭的事迹,倪文理说。

为了能够尽快找到王春兰,记者请倪文理帮忙联系对方。在得知王春兰的具体住址后,记者随即返回驻马店市区采访。

当日上午11时,经过多次与王春兰的侄子王启取得联系,记者终于在位于市风光路南段的驿城区供销社家属院见到了王春兰老人。

“你们一直在找我,够辛苦的!”见到记者后,王春兰说。

由于年纪大了,王春兰行走不太方便,坐在轮椅上由侄子推着。通过与王春兰短暂的交流,记者得知王春兰今年已经96岁了,以前是汝南县第三小学的语文老师,1980年从该校退休。

听说记者要采访王文昭烈士的事迹,王春兰说她知道得比较多,但由于几年前得了一场病,有些事情已记不太清楚了,但是仍能说出一些零碎的东西。 

 

聆听烈士的英雄事迹

据王春兰介绍,虽然她比王文昭小,但是辈分却比他大,王文昭应该叫她四姑姑。

“王文昭出生在平舆县庙湾乡,8岁时因父母相继去世,经亲人介绍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王春兰说,王文昭的义父叫王连芳,是汝南城王家巷的教书先生。

王文昭来到义父家中后,被义父送到学校读书。191954日,北京学生掀起大规模的爱国运动,汝南县城的学生也纷纷响应。此时正在上小学的王文昭,便跟随十几名高年级学生,上街散发宣传单、张贴标语等。

19228月,15岁的王文昭考入省立汝南第六中学,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思想觉悟提高很快。

“王文昭参加共产党是受李渭滨等人的影响。”王春兰说,192610月,中共党员李渭滨等人从外地回汝南进行秘密活动,组织积极分子阅读马列主义进步刊物。在他们的影响下,王文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王文昭在中共汝南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在汝南城关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1927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反革命势力把魔爪伸向中共地下党组织,逮捕共产党人。王文昭随其他中共党员转移到驻马店。不久,王文昭与从山东赶来的青年朱道南一同去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军,进入叶挺的教导团,不久合并于武汉中央政治学校黄埔分校。

“王文昭刚参加革命时,曾经在汝南县韩庄镇从事地下工作,后来从驻马店转移到武汉。”王春兰说。听王春兰讲述到这里,记者想起此前在韩庄镇采访时,该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田柳青曾说过此事。田柳青告诉记者,因为王文昭在他们那里工作过,那一带的老年人对他的事迹略知一二。但是由于王文昭的工作保密性强,很多人还是在他牺牲之后,才知道他是共产党员的。

与敌人肉搏壮烈牺牲

谈起王文昭的革命历程,王春兰说,他从事秘密活动时,才与妻子王真结婚几个月。从驻马店转战到武汉后,王文昭还经常给家人写信,后来就没有了音信。家人只知道他到武汉搞革命,接着又去了哪里、是生是死都无从得知。

从那之后,王真就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将两位老人养老送终。

“公公去世后,王真就带着婆婆给别人当保姆,她总是去那些曾经当过兵的家庭。”王春兰说,因为王真认为那些人可能知道丈夫的下落。

“一直到解放后我们都不知道王文昭的音讯。我们一大家人都去找过,可仍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我们一直认为他还活着。”说到这里,王春兰有些哽咽。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家人在一本名为《红旗飘飘》的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发现有个叫朱道南的作者,写了一篇有关广州起义的回忆录,其中提到了王文昭的名字。因为王春兰的文化水平较高,王真就拜托她给《红旗飘飘》杂志社寄去一封信,向杂志社说明情况,想通过朱道南打听王文昭的信息。

很快,好消息从杂志社传了过来。王真和王春兰等人得知朱道南的联系方式后,就到广州找朱道南,这才得知王文昭在1928年已经牺牲了。由于当时王文昭是团里的通讯员,朱道南是团里的炊事员,又一同参加国民革命军,所以两人关系特别好。王文昭牺牲后,还是朱道南把他埋葬的。

“当时我记得朱道南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后,教导团经过数月长途行军到达广州,并于当年12月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王春兰说,后来教导团退出广州,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师,并在徐向前等人的领导下,于东江一带粉碎了蒋军多次堵截与“围剿”。

1928年秋天,王文昭奉命担任赤卫队小队长,活动在东江一带。一次,赤卫队在大安洞附近与敌人相遇,敌人凭借人多武器好,用机枪疯狂地向他们扫射。然而,王文昭面对强敌并不畏惧,沉着指挥,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

后来,子弹、手榴弹用光了,王文昭奋不顾身地带领队员与敌人展开肉搏,但被敌人用刺刀划破肚子,肠子都流了出来。王文昭捂住肚子继续战斗,最终壮烈牺牲。

烈士遗孀得到照顾

得知王文昭牺牲的消息后,他的妻子王真哭了几天几夜,不吃不喝也不睡觉。由于当时家里只剩下王真和她婆婆两个人,王春兰便想到向民政部门申请补助。然而,虽然乡亲们都知道王文昭参加了革命,却不能证明他在革命中牺牲。后来在朱道南的证明下,王文昭才被正式认定为烈士。

“也是从那时开始,王真才享受到烈士遗孀应有的待遇。”王春兰说,王文昭被认定为烈士之后,民政部门还给王真与婆婆安排了住处。由于王真在丈夫牺牲后一直没有改嫁,也没有留下后代,政府除了按时给她发放抚恤金外,还为她请了保姆,照顾她的晚年生活。

据王春兰回忆,虽然王真与王文昭只做了几个月的夫妻,但是她将王文昭父母照顾得非常好。

王真去世时,大家经过商量,最终决定让她与王文昭合葬,也算圆了她多年的心愿。

“王真是我们大家庭的一员,我们为她骄傲。”王春兰说,2006年,王真去世时还差几天不到100岁,但是家人还是聚集在一起,为王真过了百岁大寿。(线索提供人唐杰获得一等奖,奖价值158元精品特曲一瓶)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