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5月25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又一华裔专家遭起诉

被控向中国提供超导技术“秘密”

发布时间:2015-05-25 08:20:54  

 

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遭逮捕,21日出庭,美司法部指控他向中国提供美国企业的超导技术“秘密”,以换取“名利双收的职位”。美联社说,一旦所涉罪名成立,郗小星面临最多80年监禁和100万美元罚款。

据了解,郗小星案早早“备案起诉”,调查人员通过私人邮件获得“证据”,把原本是郗小星与那家美国企业的民事纠纷变成了美国政府起诉的刑事案件,而“泄密受益者”的矛头指向中国。

 daih150543.jpg

   郗小星

事关超导技术

郗小星21日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费城东区联邦法院出庭聆讯,受到“通信欺诈”、“协助和教唆犯罪”等多项罪名指控,稍后以10万美元保释。

郗小星长期从事氧化物和镚化物薄膜的材料物理研究,是二镚化镁超导薄膜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旅美多年后,他加入美国国籍。

美司法部起诉书显示,2002年至2003年前后,郗小星利用学术休假,与一家美国企业合作时,得以接触到一种给二镚化镁超导薄膜制备领域带来革命性发展的设备;2004年,他利用美国国防部提供的研究资助,寻求向那家美国企业购买一台这种设备,对方起初没有同意,但在20061月前后同意郗小星使用,为期12个月,并签署协议书,郗小星承诺仅用于测试目的,不会向第三方复制、出售、转让或以其他方式散布这台设备,也不会对这台设备施以“逆向工程”。

协议书强调,那家企业向郗小星提供这台设备,并不构成它的“商业化”,而只是用于“测试目的”。起诉书和宾州联邦检察官办公室没有提及这种设备到底叫什么。

20029月,郗小星和同事在《自然材料》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制成大电流二镚化镁超导薄膜材料。先前,研究人员发现二镚化镁在超高温条件下具有超导性,而郗小星和同事成功用二镚化镁制成高质量薄膜材料,不仅表面平坦,还可以载送每平方厘米1000万安培的大电流。

被指“协助中国”

美司法部起诉书的重点不是与超导技术相关设备,而是郗小星“多次复制、出售、转让、散布或以其他方式分享这台设备及其技术”或“未遂”,由他本人直接进行或得到“他指导的、来自中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协助,受益者则是“中国政府或实体”,目的是帮助这些中方实体在超导技术方面领先世界。

起诉书称,郗小星大约在2002年加入中国政府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4年至2012年前后,郗小星策划并实施从那家美国企业骗取技术的“阴谋”,向中方实体提供技术并协助它们进一步发掘和使用这种技术,为他本人和中方实体牟取“经济利益”。

美方检察官援引他们截获的电子邮件指称,郗小星还提出帮助中方实体建造一座世界水平的超导薄膜实验室。

起诉书称,作为交换,郗小星反复寻求在中国获得一些“名利双收的职位”。

宾州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发言人米歇尔·穆采林说,她无法就郗小星寻求的那些职位是否获得置评。天普大学发言人雷·本茨内尔在一份声明说,鉴于郗小星需要集中精力应对诉讼,校方已经任命一名物理系代理主任,但郗小星作为天普大学教师的身份没有变化。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