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5月22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津大学教授入境美国被逮捕

发布时间:2015-05-22 15:19:34  

 因牵涉商业纠纷竟被美司法部以“经济间谍罪”起诉

天津大学教授入境美国被逮捕

中国天津大学一名教授因牵扯专利相关的商业纠纷,入境美国时遭逮捕和“高调”起诉。美国把一种涉及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的技术称作“敏感技术”,“指称”当事人涉嫌“经济间谍罪”和“窃取商业秘密罪”。

【事件】   在美研究FBAR   回国创业引侵权纠纷

这名教授姓张,他16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城市洛杉矶入境时遭逮捕,原因是美国当局今年41日备案一份起诉书,把张教授及另外5人列为“被告”。所谓“备案起诉书”,即不公开起诉对象和内容,仅向执法机关提供相关线索。

逮捕张教授后,美国司法部公开声明其相关起诉书。依照公开的内容,总共6名当事人,都是天津大学及其关联企业员工,其中3人曾经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同学;张教授和另外一人同时期在这所高校攻读博士学位,以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为研究课题,毕业后分别在思佳讯公司和安华公司就职,从事FBAR部件设计,用于移动设备过滤无线电信号。

2009年初,张教授所在思佳讯公司退出FBAR业务,由安华公司接手。同一年,张教授与他的那名同学先后回国,共同创业制造FBAR产品,同时就任天津大学教授。

从美国司法部公开声明及相关起诉书公开的这些内容,已经可以明显看出,纠纷的双方,是张教授等人与安华公司。

专利竟成“敏感技术”    私人电邮系证据

美方诉状中,没有列出张教授及其同学在美国企业接触过任何与军事相关项目,没有提及两人在天津创业项目是否涉及军事项目,只是说FBAR技术可用于军事。

FBAR如今最常用在手机之类的移动电子产品上。但是,美国司法部声明把FBAR称作“敏感技术”,指认6名当事人涉嫌“经济间谍罪”和“窃取商业秘密罪”,更因为当事人所属中方机构与政府关联而指认他们图谋让中国获得“经济优势”。更有“名堂”的是,起诉书所列“证据”主要以电子邮件为主,既包括当事人在美国期间私人通信,也包括他们身处中国所收发的邮件。美国调查部门如何获得这些私人通信,恐怕难以撇清“黑客”手段的嫌疑。

【反应】    中方严重关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政府对有关事态严重关切,正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中国政府将会确保中国公民在中美人员交往中的正当权益不受损害。

中国驻美外交人士披露,中方已经向张教授提供领事保护服务,包括联系律师。(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