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居民向记者讲述李到信火海救人的情景。
央广网河南分网5月20日消息 (汪 宁)2月14日,你想到了什么?浪漫的情人节。一对恋人,两盏红酒;一枝玫瑰,两情相悦;流淌的音乐,憧憬的未来……然而,腾空的火焰烧毁了河南小伙李到信的所有梦想。
时间回到3个月前。2015年2月14日15时左右,深圳龙岗区一栋高屋住宅楼突发大火。当时并不当班的河南籍小区物业保安李到信听到呼救声,拿着灭火器就冲了上去。冲到火场的李到信首先想到的是救人,扑灭门口的大火后,李到信却被突如其来的气浪推了出去,陷入昏迷。随后,他被送到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紧急救治,经过两个月无情的病情折磨和生死考验,最终因全身多种器官衰竭而离开人世。
一名退伍军人,一名保安,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者,在他人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舍生忘死、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宝贵生命奏响了一曲感人肺腑的英雄之歌。
近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中央驻豫主要新闻媒体和《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农村版》、《大河报》等省主要新闻媒体,在驻马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卫明的带队下赶赴深圳,再次倾听英雄的赞歌。
时光倒流
英雄的光辉耀眼
英雄的事迹再次被人们提起,泪水再次纷飞。
李到信,男,生于1984年12月9日,河南省西平县人,退伍军人。2014年8月,李到信怀揣梦想到深圳打工,就职于深圳市阳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为该公司保安班班长。
回忆起3个月前李到信救火的场景,深圳市阳基物业服务中心主任石曹涛仍心有余悸,“那天起火时深圳正刮着6级风,起火的A座大楼正好对着风口,如果不及时控制火情,后果不堪设想。当时李到信并不当班,听到‘失火啦’的喊声后,正在休息的他拿着灭火器、掂起消防斧等工具就冲了上去。”
同楼层的D户业主由远志向记者讲述了李到信救火的场景:“2月14日是星期六,也是情人节,楼上的人不多,我留在家里看孩子。下午3时30分许,家里突然停电了,随后我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知道发生火灾了。”
由先生说,当他安顿好女儿,拉起门前的消防栓准备救火时,他看到李到信和住在10层的业主韩汉斌一起拉起A户门前的消防栓冲进了火海。
就在李到信、韩汉斌打开房门进屋救火的一瞬间,一阵浓烟伴随火焰冲进楼道,由先生听到楼道内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整个楼道墙体上的瓷砖迅速炸裂……
由先生说,当消防官兵把李到信救出平放在草坪上时,李到信已经被严重烧伤。受伤的李到信被紧急送往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经诊断为二度烧伤,烧伤面积达50%,呼吸道重度烧伤。因伤势严重,4月14日凌晨3时,年仅31岁的李到信不幸去世。
记者在阳基新天地家园A座15层过道里看到,失火的B户室内一片狼藉,地上、墙上到处是燃烧过的痕迹。
万人悲伤 追忆英雄的“平凡之路”
英雄魂归故里。
一腔热血,挥洒好汉铁肩道义;含泪离别,留给世人无限牵挂。
李到信走了,带着工作上的尽心尽责、生活中的阳光向上、灵魂里的美好高贵、思想上的高度追求,就这样匆匆离开了。来不及赡养白发苍苍的爹娘,来不及陪伴风华正茂的妻子,更来不及亲吻膝下可爱的孩子……
“听说到信去世的消息后,俺侄儿张家诚哭了一天。因为俺侄儿在4岁时不小心掉进水里,是到信把他救上来的。俺侄儿现在都13岁了。”在李到信座谈会上,邻居张全福说。
“毛毛(李到信的小名)从小就懂事、孝顺。”李到信的父亲李九周说,10多岁时,到信就会做饭了,有时还到地里帮他干活。到信在山西打工的时候,听说奶奶有病住院后,就从山西直接去医院,在奶奶床前照顾5天。可是现在,到信咋就说走就走了呢……”李到信的父亲李九周泣不成声地说。
“我们结婚10年了,从没有红过脸。”李到信的妻子于克敏抱着刚一岁零两个月的二儿子,陷入极度悲伤。
“我到部队的第二年和李到信成为战友。他性格内向,给人的感觉很阳光很朴实,能吃苦,是一名很优秀的军人。”李到信的战友常军彦说。
“李到信的英勇义举绝不是偶然,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就在于他始终把一种担当与责任的信念刻在心间,危难来临时,他会第一时间作出选择。他的事迹深深感动深圳、河南。”在西平县举办的“向英雄李到信学习万人签名”活动上,杨庄高中高二(27)班学生于江杰的演讲赢得了全场人的热烈掌声。
“从我认识李到信,就发现他很爱帮助人,去年国庆节那天,我刚搬家到小区,他主动帮我一趟又一趟往楼上拎东西。闲聊时才知道,我们同龄,都当过兵,他的小儿子和我女儿几乎一样大。平时我抱着女儿在小区玩,他老远看见就跟我打招呼,逗我女儿。那天救火时,我俩就相距几米,但现在,却离得远了。知道他去世的那天下午,我特别悲伤,晚上告诉妻子和母亲后,她俩都哭了。”由远志和妻子忆起李到信时,泪水再次落下。
记者了解到,李到信的微信头像是自己当年参军入伍时的照片,签名写着“英雄多情、美人多娇”。他的妻子于克敏回忆,两人相识10年,却一直聚少离多。记得丈夫刚来深圳打工时,自己送了幅十字绣给他,上面绣着“一生一世爱你”,至今仍挂在老家的卧室里。
于克敏说,“如果重新来过,我想对他说,我们再也不分开,无论去哪里打工,我都要带着孩子跟着你。我们一家人,再苦再难也不分开。”
李到信的父亲、奶奶、妻子以及两个儿子都远在河南农村,他在深圳每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有2500多元都寄回给了家里,离世前,李到信留给妻子的最后一句话是,照顾好孩子和老人。
爱心传递 让英雄的美德发扬传承
李到信是一名退伍军人,生前多次义务献血。李到信是家里的独生子,有一位十分疼爱他的80多岁的奶奶。同时,还有两个儿子,一个不满9岁,另一个一岁多。李到信的父母年近六旬,都体弱多病。李到信的离去,不但给这个原本温暖的家庭带来巨大的伤痛,更使家中的老人和小孩今后的生活陷入困境。
中原大联盟得知李到信的事迹后,于4月17日上午8时在微信群里发起了为河南英雄捐款的倡议,得到群内微友的积极响应。在中原大联盟发起人闫广伟的带动下,383位爱心人士为李到信家人捐出150691元善款。捐款的不仅有河南老乡,还有江西、湖南、佛山等外省市的同胞。
闫广伟说,得知李到信的事迹后,他感到非常悲痛,便萌生了募集捐款的想法,并立即行动。“英雄已流血,我们能做的是让英雄家属少流泪,让优秀的河南人在天之灵得以慰藉。我们的爱心还不足以表达对逝者的敬仰之情,但是我们中原大联盟显示的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足以让深圳的河南人感到自豪,只想大喊一声‘我骄傲,因为我是河南人,更是中国人!’”闫广伟的话语里,感动夹杂着激动。
中原大联盟的爱心人士表示,以后李到信的孩子念书,他们会负担。
李到信牺牲后,深圳市原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市政协常委李听,河南省政府驻深圳办事处、深圳河南商会带来了161654元捐款。一名中学生找到李到信的父亲,捐款100元,说:“我的爸妈,是在深圳打工的,到信叔叔的壮举,给打工者争了光。”
在深圳,市民们为到信的离去伤心流泪。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为其颁发15万元奖金和表彰证书;深圳市龙岗区追授其为第四届“感动龙岗人物”。
“目前,李到信93万元的工伤保险费,已经有80万元赔付到位,剩下的今年底前付清。”同是来自驻马店现在深圳工作、为李到信家进行义务法律援助的邵卫国律师说,他第一时间联系到中原大联盟等相关部门,帮助李到信家人处理善后工作。
英雄走了,但英雄的事迹还在流传,英雄的精神还在燃烧。时间无言,如此这般。明天已在眼前,风吹过的,路依然远,你的故事讲到了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