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
梅花鹿
生肖系列——猴
生肖系列——猪
鹤兽(贺寿)组合
狮子
春天的故事
生肖系列—兔
字母系列
段志轩向记者介绍制作根雕的过程。
□晚报记者 王莹 实习生 张碧如 文/图
泌阳县象河乡文化中心主任段志轩今年49岁,痴迷根雕19年,制作出400多件作品。“人的一生,就像一个树根,要在不断的磨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价值。”段志轩说,他的根雕可做装饰品、艺术摆件,造型别致,栩栩如生。
“春天的故事”、“12生肖系列”、“鸟兽系列”、“根字系列”、“字母系列”……一件件惟妙惟肖的精灵动物、巧夺天工的器物摆满了房间。5月18日,记者被段志轩家里摆放的根雕作品所吸引。在他家里,墙壁上、座椅上,只要有空的地方,都摆上了根雕,从1米高的大件根雕到一件件精美别致的小鸟、小动物根雕,形态各异。记者不禁为这些巧手神工的制作而称奇。
“搞根雕,没想到名利,纯粹是一种热爱。我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喜欢搜集制作根雕。受他们的影响,我从小就对一些奇特的树根特别感兴趣。象河地处山区,有采不玩、挖不尽的各种树根,我只需要到现场捡一些就行了。不过,有的树根具有雕刻价值,有的树根没有,这需要观察。” 段志轩说,闲暇时,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到山里寻找树根。
每件作品的加工过程都不一样,一些小物件如小动物就很容易打磨,大的则雕刻起来比较费事。 清洗—构思—初加工—阴干—浸泡(蒸煮)—去皮—细加工—再阴干—打磨—上色—配座—上漆(打蜡)—命名,在段志轩的眼里,雕刻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 “根雕根雕,七分自然三分雕。” 段志轩认为,将树根原有的“质感”和“根味”表现出来,才是根雕艺术的根本所在,如果把根劈得花里胡哨或者胡乱添枝加叶,就不是根雕了。
“家里收藏的只是一部分作品,另外一些作品被朋友们置换走了,有的用奇石换,有的用字画换。”据了解,段志轩的“段氏根雕制作技艺”于2011年5月被泌阳县人民政府列入县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象河乡现有的四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
“我非常乐意把段氏根雕的制作技艺传授给别人,让更多人享受到根雕制作的快乐,从而使根雕制作技艺发扬光大。” 段志轩告诉记者,现在受他的影响,他身边喜欢根雕的人越来越多,有不少人已经参与到制作根雕的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