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通过
保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徐小防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以往吃不到、吃不起的东西开始出现在大众餐桌上。内蒙古风味牛肉干、福建肉松饼、云南鲜花饼……如今,市民足不出户点点鼠标,就能品尝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特产美食。如果你觉得还不过瘾,还有韩国的海苔小饼、泰国的排糖等候您选择。
虽说食品的可选择性多了,但食品安全问题的频频出现也令不少人感到担忧。
“舌尖上”的烦心事
市民王小姐是名不折不扣的“吃货”,在她的淘宝消费记录里,食品占了一半。
“我平时爱吃零食,没事就会上网搜罗各地的美食。”王小姐说,这些年,她在网上既买到过真空包装到货后漏气的小零食,也买到过收货后发现变质发霉的水果。但她大多选择了忍耐,因为退换货麻烦,网络维权的程序很繁琐。
市民郑先生平时喜欢购买新鲜水果,每次买完水果之后,都会将水果放入盐水中浸泡几分钟,然后去了皮吃。
“苹果外表很光亮,不知道是不是涂抹了什么东西。其他水果表皮我也怕有农药残留,都是处理之后才吃。”郑先生说。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永远是百姓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话题,尤其是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使得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通过
不过,王小姐和郑先生遇到的这些问题将成为过去式。据笔者了解,近日,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获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自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
据悉,食品安全法2009年颁布实施以来,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很好,但食品安全状况依然严峻,问题食品屡次“攻陷”民众餐桌,从“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再到“掺假羊肉”、“毒生姜”等事件接连发生,“舌尖上的安全”一再失守,加重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经过三次审议,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将对食品安全相关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全程管理。那么,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法有哪些亮点?
亮点一:网上卖食品要有经营许可证
新版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也就是说,要想在第三方电商平台上卖食品,必须得有经营许可证。
对于网购食品的消费追偿,新修改的食品安全法也进行了明确规定。新法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入网食品经营者或者食品生产者要求赔偿。
亮点二:转基因食品按照规定进行标示
对于同样受关注的转基因食品,新版食品安全法增加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标示。同时规定,未按规定进行标示的,没收违法所得和生产工具、设备、原料等,最高可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亮点三:保健品不能再“任性”
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标示不明,这种情况是保健食品市场的“常态”。但以后,保健品不能再这么“任性”了。
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规定,保健食品声称保健功能,应当具有科学依据,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市民拍手称赞
对于此次食品安全法的修订,笔者采访了几名市民,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市民董小川认为,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顺应民意,让广大民众切实感受到了中央及政府关注民生、着重解决民生问题和为民谋福的责任与担当,他非常赞成。
“吃的东西关系到人命,抓到黑心商贩就要罚他。”市民刘大爷说,希望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不要“雷声大雨点小”,让老百姓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