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儿子学吹葫芦丝自己先当学生
母亲把智障儿子送上演艺舞台
“我要让他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
□晚报记者 于河伟 通讯员 高运洪
本报讯 确山县市民刘玉莲把智障儿子培养成残疾人演员,她的儿子秦一章现在已成为确山县青少年学习的楷模。
秦一章1998年3月出生。据刘玉莲回忆,一章出生3天还不能睁眼。夫妻俩抱着一章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孩子为“先天愚型”。刘玉莲抱着一章到上海、北京等地继续问诊,其检查结果和当地医院一样。刘玉莲说,那时难受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
刘玉莲把自己关在家里,半年多都不敢带儿子出门。后来,她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一章抚养成人。她说:“只要一章会说话、会走路,我就要让他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
事情并不像刘玉莲想象的那么容易。一章没上过一天幼儿园(幼儿园不收智障儿童)。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刘玉莲带他去了几所小学,都被拒收。最后,她只好领着一章到确山县聋哑学校。在聋哑学校上了几天课,老师说一章不聋不哑,这里是手语教学,对他的发育不好。一章退学了。
不久,刘玉莲找到确山县三小的校长。这位开明的校长愿意接收一章入学。但校方称,孩子要由家长陪同上课,无论发生什么事或出现什么意外校方一律不承担责任。为让孩子上学,刘玉莲同意了。为了陪伴儿子上学,她数年如一日上学、放学。中招考试,一章的成绩不理想从此离开了校园。
一天,一章听到邻居孩子在吹葫芦丝,就让妈妈给他买一把。刘玉莲花160多元钱给他买了一把葫芦丝,带着一章来到乐器培训班,老师却不愿意收他。刘玉莲对老师说:“我儿子当不了你的学生,我总可以吧。”从此,刘玉莲就带着儿子到培训班学习,她让儿子在教室外等候,自己在课堂上专心学习,回家后再教儿子。一天,培训
现在秦一章是河南省“生命之魂”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员。他多次在县、市、省的残疾人文艺演出中登台亮相。2012年,秦一章荣获驻马店市首届青少年才艺电视大赛金奖。2013年,秦一章荣获驻马店市第二届青少年才艺电视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荣获中欧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节暨第九届全国校园才艺选拔赛河南赛区金牌和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