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5月08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红石崖》有感

发布时间:2015-05-08 08:53:16  

□张轶馨

前些时候,张俊亭先生将一份名为《红石崖》的书稿送给我,让我给他写篇序言。

看着这沓厚厚的书稿,再看看眼前这位年过古稀却依然为红石崖奔走呼号的老者,我不禁肃然起敬。

嵖岈山人杰地灵,这里有人类始祖女娲娘娘生活过的娘娘洞,有春秋时期吴王夫差的都城(店房),有明朝李闯王与官军作战时的点将台,有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魏朗斋创办职业学校、为革命输送大批新鲜血液的动人传奇,有新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记载……更有由此孕育出的一大批散发着思想和文化光辉的仁人志士,他们中许多人从嵖岈山走向全国,走向海外。

与灿若星辰的嵖岈山人物相比,张俊亭先生可能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位。就是这样一个人,却用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对这片土地的深厚的感情,用自己的执着,为我们献上了这一丰厚的文化大餐。

认识张俊亭先生之前,不止一次听人讲过他的故事。我原以为张俊亭先生是一个戴着老花镜的老学究,可认识了张俊亭先生后,才发现他是一个朴实、憨厚的山里汉子;再后来了解熟悉之后,更知他还是一个满腹经纶的民间文化学者,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

张俊亭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嵖岈山人,他自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上个世纪60年代,血气方刚的张俊亭先生以一己之力,创办了嵖岈山红石崖小学。从此,他就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投入到了这项百年树人的伟大事业中。寒来暑往,他送走了一茬又一茬学生,使山里人有了文化,掌握了一条了解和通向山外世界的渠道。正是在张俊亭先生的教导下,越来越多的山里人走出了大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张俊亭先生对红石崖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他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进入新世纪,张俊亭先生从教学一线退了下来,随即又把收集、整理嵖岈山民间文化当作自己人生的新事业,开始了新的征程。他走村串户,访朋问友,对流传在嵖岈山地区的以女娲补天为代表的民间故事、以新四军五师活动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及人民公社等珍贵史实进行深度挖掘,这才有了凝聚其多年心血和汗水的《红石崖》。

《红石崖》是张俊亭先生多年来守护嵖岈山、心系嵖岈山的丰硕成果与最好的见证。红石崖既是嵖岈山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又是一块亟待开发的宝地。作为这块宝地的一员,可以说张俊亭先生对红石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本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他对家乡的热爱,篇章内外饱含着他对家乡的无限深情。

我为遂平文化有张俊亭先生这样的名士感到自豪与骄傲!正是有了许许多多像张俊亭先生这样热爱家乡、痴迷于传统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我们的文化之根才能深植于生活的沃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