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苏 莉 实习生 张碧如 文/图
民警让老人坐上警车,送老人到市救助管理站。
本报讯 昨天上午,64岁的丁凤芝到报社称自己遭“家暴”,希望有人管一管。记者辗转联系到丁凤芝的家人、辖区民警等,得知老太太精神受了刺激,已多次得到好心人的帮助。当天,公安民警、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爱心接力,将老人送回家。
“你们看看,我的牙齿都没有了,都是那老头子打的……”昨天上午11时许,在好心人的指引下,一位老太太来到本报通联部,称自己遭到“家暴”。
老人说,她叫丁凤芝,今年64岁,是遂平县石寨铺镇石寨铺村人,靠种田和养猪生活。“结婚两年后,我老伴儿看我不顺眼就打我。”丁凤芝说,老伴儿姓焦,与自己同岁。这些年,老伴儿经常对她拳打脚踢。如今,女儿圆圆已经19岁,在郑州上大学。5月3日,她再次遭到老伴儿殴打。
“我受了一辈子苦,很多人都看不过去。”丁凤芝说。记者看到,老人身份证上的年龄确实是64岁。
丁凤芝老人真的遭遇了 “家暴”?辖区民警有没有过问过此事?
记者询问老人其老伴儿和女儿的联系方式,老人说不清楚。记者只得联系遂平县石寨铺公安派出所。
“这些年我们因为丁凤芝老人的事情,出警不下20次。”听记者说出丁凤芝的名字,民警曹鑫对记者说,丁凤芝与老伴儿结婚较晚,其老伴儿长期在外地务工。几年前,老人因患病神志不清,总是幻想着老伴儿殴打自己。为了躲避“家暴”,丁凤芝老人常离家出走。很多时候,好心人听说此事后,向辖区民警反映此事,民警和好心人会护送老人回家。丁凤芝诉说自己牙齿被打掉一事不实,那是年龄大了自然脱落。
“他们家有4间平房,政府逢年过节就会给他们送去米面油及慰问金。”曹鑫说,这两天,因为丁凤芝再次离家出走,她的亲戚正在四处寻找。
记者通过民警联系上丁凤芝的老伴儿和女儿。“我在学校勤工俭学,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母亲。”丁凤芝的女儿圆圆说。得知母亲在报社后,圆圆恳请记者帮忙,让母亲安全返家。
当天,记者分别与市救助管理站和市公安局胡庙派出所取得联系。
“有没有老人的家庭住址?”胡庙公安派出所民警赶到报社,询问记者。“老人提供的有身份证。”记者说。
“老人家,让我们送您回家吧?”记者对丁凤芝说。“好,谢谢大家!”老人说。
民警将老人送到市救助管理站。此时,市救助管理站站长袁啸已经为老人准备了午餐。“让老人好好吃顿饭,我们送她回家。” 袁啸说。
当天下午,市救助管理站派工作人员将老人送回家。
(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 28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