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樟木镇电信C网基站紧急抢通
樟木镇的“生命线”全线抢通
西藏震区死亡人数升至25人
经过武警交通部队等多方70多个小时的昼夜奋战,西藏地震重灾区聂拉木县城通往樟木镇的“生命线”于28日16时43分全线抢通,标志着“4·25”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了解到,为保证尽快抢通“生命线”,连日来,西藏先后共投入武警交通、消防、地方专业人员等300余人和30多台大型机械的救灾抢通力量。
樟木镇“生命线”的全线抢通,对全面有序有效推进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特别是救治伤员、疏散群众、物资调运、恢复重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地震已造成西藏25人死亡
28日17时,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正式对外通报,地震已造成西藏25人死亡、4人失踪、383人受伤,近30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受伤和受灾人数大幅度上升。
截至4月28日12时,地震已造成西藏境内2511户房屋倒塌、24797户房屋受损、82座寺庙受损(其中严重受损13座、中度受损18座)。
尼泊尔强震共波及西藏19个县区,造成聂拉木县、吉隆县、定日县、萨嘎县、定结县、昂仁县、拉孜县、桑珠孜区、岗巴县、仲巴县、亚东县、江孜县、萨迦、普兰县14个县区受灾,其中聂拉木县、吉隆县、定日县受灾严重,全区近30万人不同程度受灾。
截至12时,地方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武警、边防、消防共出动救援力量22400余人,动用机械设备130余台,共转移安置群众47520人。目前,当地正组织精干力量救援仍困在樟木、吉隆热索桥的近6000名受灾群众。
另外,12支医疗防疫队伍赶赴灾区开展工作,设立流动医院和医疗救助点,累计巡诊诊治伤病群众6524人,对所有安置点开展了环境消杀,对安置点饮用水进行了检测。
西藏樟木镇
电信C网基站抢通
28日记者从西藏通信管理局获悉,随着通往西藏樟木镇的咽喉要道友谊隧道的被抢通,西藏通信管理局应急通信抢险队,率先到达樟木镇,并已抢通了电信C网基站。
截至14时57分,西藏电信率先恢复了樟木镇的移动通信信号,当地受灾民众可以正常使用电信手机与外界联系。据悉,信号恢复后,网络上一直保持着200个左右用户通话。
随着西藏电信便携式卫星电话的到位、卫星固话的开通,以及应急通信车辆的进入和移动信号的恢复,樟木镇的通信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为抗震救灾工作和灾区民众提供了通信保障。
中国派直升机
解救水电站被困人员
当日上午,中方派出直升机赶赴吉隆口岸,救援中国援建尼泊尔水电站的被困人员。目前已经救出25名中方人员,其中包括1名孩子。
据了解,由于尼泊尔地震,中国援建的尼泊尔水电站受到影响,200余名中国员工被困。
由于中方直升机只能在中国口岸停机,加上口岸道路塌方严重,路途受阻,在尼方的中国工程人员由中方边防官兵背至中方口岸,然后乘坐直升机离开。
中国石油向西藏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销售公司总经理田景惠还赶到灾区,现场协调救灾油品调运、保供事宜,同时在通往灾区的中国石油加油站开辟了加油绿色通道,全力保障救灾工作。据悉,当前灾区油品供应及时,加油站库存充足。
中国首批紧急援助物资运抵尼泊尔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运载中国政府首批186吨紧急物资援助的第一架军机已于当地时间28日中午11时许抵达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
与此同时,军方170人的救援队和医疗队主体已于27日晚乘3架次军机抵达加德满都参与救援工作,剩余45人于28日乘军机赴尼。
洪磊说,由于加德满都机场承载能力有限,停机坪已超负荷运转,多国运送救援人员和物资的飞机均在等待尼方协调降落时间。中方将同尼方保持密切沟通,争取后续救援人员和物资尽早抵尼。
此外,据他介绍,迄今已有2000余名中国公民乘商业航班安全返回国内。国内航空公司将继续派航班赴尼接回中国公民。
香港特区政府
拟为尼泊尔追加5000万港元赈灾基金
针对尼泊尔地震造成重大伤亡,香港特区政府28日宣布,将向立法会财务委员会申请追加拨款5000万港元,以便向赈灾基金注资,为尼泊尔政府提供捐助作赈灾用途。
尼泊尔25日发生强烈地震后,香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灾情,纷纷伸出援手。香港红十字会表示,已紧急拨款50万港元赈灾,并设立“尼泊尔地震紧急寻人服务热线”。
台湾救援团队启程赴尼泊尔
由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台湾红十字组织、长庚医疗团及“中华搜救总队”共37名成员组成的台湾救援团队,28日启程赴尼泊尔参与救援。
该救援团队当天下午先搭乘华航班机前往广州,再转机赴尼泊尔。“中华搜救总队”队长吕正宗出发前表示,预计在尼停留5天,协助医治受伤者,若需要时也可进行搜救工作。
据介绍,台湾搜救团队此行携带近5000公斤救援物资。台湾涉外事务部门介绍,这是第一批救援物资,随后还有更多物资待募集后进入尼泊尔。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