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里的热词
124次提“发展” 10次提“新常态”
□晚报记者 户向阳
“‘新常态赋予新使命,蕴含新机遇,呼唤新作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很给力!”昨天上午,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式结束后,走出市会展中心,市人大代表鲁新爱信心十足地说。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又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对驻马店而言,有很深远的现实意义!”市政协委员蔡华振和其他委员们热议。
昨天上午,在市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陈星代表市政府作工作报告,通篇提“发展”,多次提“新常态”,代表委员备感振奋,深受鼓舞。
记者数了一下,报告中“发展”出现了124次,“新常态”出现了10次。
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新常态
新常态,首次被写进驻马店市政府工作报告。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压力增大,但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政府工作报告分析了新常态的特点和我市面临的形势。
就如何应对新常态,实现今年的发展目标,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到“四个必须”。
必须主动适应新常态,既要清醒认识新常态下增速换档的必然性,把握经济规律,积极应对挑战,又要清醒认识新常态下的新机遇,进一步转变执政理念和发展方式,努力在新常态下取得新发展。
必须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做大做强工业经济作为重中之重,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持续推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实现三化协调、四化同步。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优化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出优化经济增量,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节能降耗,更加注重新产业、新业态的培育,实现经济良性发展。
必须坚持投资拉动和创新驱动并举,一方面坚定不移地推进开放招商和项目建设,努力扩大投资规模,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另一方面加强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昨天下午,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代表委员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新常态,是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四个必须”不仅是应对新常态的客观需要,而且十分符合我市的实际。
“发展”二字贯穿政府工作报告
出现124次,“发展”无疑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最热的词。
“经济总量小,发展质量不高,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科技创新能力弱,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引领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加快发展、赶超发展任务艰巨。”政府工作报告分析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再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发展”二字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在今年工作的部署上。
“大力实施开放招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加强三农工作,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市工业、农业和城镇化发展作出了部署。
“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加快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在部署我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中,政府工作报告连提几个“加快”。
在社会事业方面,提出要加快交通事业发展,繁荣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等。
“认真落实上级改革政策,聚焦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障碍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交出一份为发展加力、让人民受益的改革答卷。”报告中对全面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也作出全面部署。
“新常态赋予新使命,蕴含新机遇,呼唤新作为。”政府工作报告对新常态下的发展,吹响了号角。
从昨天下午起,代表委员开始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并将为新常态下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