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 我市经济要稳步发展
□晚报记者 李玉荣
“‘新常态’是稳中求进。原来的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或稳步增长,把结构调整、质量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市人大代表王富生说,适应“新常态”是对发展思路的调整。
在王富生看来,“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不像以前那样追求速度,追求快速增长,追求数量,而是注重效益、注重质量。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在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环保。”王富生说,新建项目尤其要注重建设完备的环保设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严格按照国家新标准处理污染物并达标排放。政府有关部门要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对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发挥撬动作用,坚持治理为重,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在‘新常态’下,要抓重点、抓细节。”市人大代表邹超说,在稳中求进的同时,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毫不松懈地抓好重点、抓细节。 说到底,做好经济发展各项工作还是要下足工夫、真抓实干,抓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全市上下要拧成一股绳,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把推动发展牢牢抓在手中,突出重点、着力攻坚,全力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保持经济发挥优质投资的支撑作用,以发展我市经济。
“要适应‘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必须因势利导、与时俱进,不能抱着思维定势,坚持调中求进、改中激活、转中促好、变中取胜的基调方针。”邹超说,把稳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稳住经济运行,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在发展中调整,通过调整来实现持久的、健康的、更长远的发展。
谋求新作为 积极适应“新常态”
上蔡县代表团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晚报记者 栗晨曦/文
首席摄影记者 王建成/图
“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然而,纵观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我市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经济发展的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新常态”下,统筹城乡发展,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仍是我市的一项重点工作,与城市工业化密切相关。
“对于上蔡而言,‘新常态’下,就是要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做强做大工业经济,按照‘五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发展要求,全面加快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步伐,走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的路子。”彭宾昌说。
彭宾昌告诉记者,根据上蔡县的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按照打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构想,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等5个招商办事处的作用,日常招商、长期招商,今年力争在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总数、落地项目总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建成投产项目个数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
市人大代表胡建辉表示,要想加快我市城镇化进程,就要做强做大工业,这就需要积极破解要素制约。在用地保障上,根据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发展规划、主导产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继续采取政府集中征收土地、选项供地的办法,相对划分专业园区,实现同类产业集中入驻。对入驻项目严格控制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坚持集约节约发展,还要有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
关注文艺“新常态”推动文艺大繁荣
□晚报记者 李 杨
“新常态”,是一个富有丰富内涵、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的理念。在“新常态”平稳运行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速迎来了换档期。作为文化艺术工作者,如何正视当前文艺领域的动态,认清发展形势,关注文艺“新常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市政协委员马丽说:“驻马店虽然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但正在以城乡同步日新月异发展后的崭新面貌走向世界。会展中心、展览馆、博物馆、群艺馆等相继落成,越来越多的驻马店本土文化学者与作家、艺术家扎根天中。作为一名舞蹈艺术工作者,我应该和大家一道,坚定创作方向,传播社会正能量,大胆创新,让创作跃上新高度。”
市政协委员刘永欣表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有文化大院、健身娱乐场所,农民对文艺的需求也愈加强烈。因此,关注文艺“新常态”,还应留一些空间给农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对推进我市文艺发展大有帮助。
民进驻马店市委在提案中也提到,在推动驻马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文化品牌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我市还没有真正把自主创新、品牌运营作为文化发展的支柱和主导。因此,想推动文化大发展,就要加强我市文化品牌建设,重视文化品牌开发,抓好文化品牌的策划、定位、培育、经营、宣传和推介工作,塑造一批驻马店文化品牌,制订文化品牌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