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4月17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代表委员金点子

发布时间:2015-04-17 09:31:50  

 

让“环保进村”  还农村青山绿水

□晚报记者    栗晨曦

 

“城市在植树,农村在砍树;城市试行垃圾分类,农村连个垃圾箱也没有;城市在清理河道,农村往河里排污。”这是现今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 

“虽然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并不是新话题,我市也在试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但一些偏远农村依旧‘垃圾围村’。如果农村生活环境得不到足够重视,将来会贻害子孙。”416日,市人大代表刘冬梅向记者透露了她的建议。刘冬梅是确山县竹沟镇党委书记。她长期在基层工作,对农村生活环境非常了解。 

“古往今来,一提到农村,马上就让人想起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那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农村,现在农民经济条件好了,生活环境却大不如从前,出现很多‘垃圾围村’的现象。”刘冬梅告诉记者。

如何避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刘冬梅认为,关键是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带领农民到环境治理较好的典型村学习,让农民切实增强环保意识,让农民自觉保护环境,让“环保进村”。

另外,由政府基层组织牵头引进城市小区的垃圾管理模式,或采取“村收集分类,乡镇运输,县级处理”的模式,在尽可能少增加农民负担的前提下,政府因地制宜地把垃圾处理好。同时,结合创建文明村活动,把各村环境及垃圾处理情况作为村、乡领导考核指标,建立长效机制,进行乡村环境卫生评比,好的奖,坏的罚,这样效果会更好。

“把农民从‘垃圾堆’中解救出来,还农村青山绿水,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为农民解决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为子孙后代谋福利。”刘冬梅说。

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晚报记者  李玉荣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大,大批农村青年进城务工,在城里购买房屋成了市民,一批老人因故土难离留在农村,养老逐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市人大代表赵萌认为,建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关注农村养老问题不容忽视。

“农村老人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赵萌说,农村老人的生活来源全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和子女收入以及每月几十元的养老金。

“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赵萌建议,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政府要加快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医保范围,提高低保、医保标准,对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高龄老人,政府应当给予更多的帮助,让生活困难的老人都能有尊严地生活。

赵萌说,加快农村养老机构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要结合实际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支持、鼓励农村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及当地能人、善人投资等,多渠道兴办养老院。

农村老年人面临的老龄服务问题要得到妥善解决。赵萌建议,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公办集体养老为依托、民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使农村老年人既能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又能发挥集体对老人互助的优势,对家庭、对社会都有好处。

彻底改变公厕少的现状

□晚报记者     

 

市政协委员林强向大会提交提案,建议我市在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

林强在提案中指出,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但我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在很多方面还不够完善。首先是公厕。公厕数量少,是一个非常凸显的问题。其次是人行道。我市的人行道设施不够完善,也是市民诟病的一个问题。再次是摊贩占道经营问题。这也是影响创建文明城市的一个显著问题。

林强认为,有的人行道常常被汽车、电动车占据,管理者应该在管理上下工夫。

对于这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林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我市应该对老城区的公厕进行改造,同时在新城区规划公厕,彻底改变公厕少的现状。

同时,要加强对人行道的整改和管理,对较差的路段进行整修。不允许任何车辆停放在人行道上,不允许摊贩侵占人行道,让市民有路可走。加强对摊贩的管理。根据市政建设和设施规划,让摊贩在划定的范围内经营,以保证城市的整洁有序,让所有市民自觉参与其中,共建文明城市。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