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话题
路边小吃摊无证经营卫生差
网友建议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管理
□晚报记者 栗晨曦/文 闫宏伟/图
市文明大道与春晓街交叉口被小吃摊点包围。
随着气温升高,在市区街头出现了不少小吃摊和大排档,种类繁多的美食让食客们胃口大开。然而,这些小吃摊和大排档大部分都没有经营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在两会期间,本报开通《两会建言》栏目,网友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网友热议
“孤云”:一些小吃摊点占道经营,影响市容,城管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还市民一个整洁的街道。
“AAA记忆的舟”:小吃摊点和大排档的卫生和摆放位置很重要, 要征求商贩们的意见,可以借鉴旅游景区的管理模式进行规范。
“清韵吉他”:现在驻马店市区已经出现小城镇的“风景”了,如市风光路、风光路二巷、温州步行街等,出入这些地方就像赶集。
“流年向北”:地方特色餐饮一般会在街头的小吃摊点明显地体现,取缔了也不好。
“北极狼”:大部分街头小吃摊点没有卫生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食品原料从何而来,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很难管理。建议对全市小吃摊点进行编号,为合格的摊点办理营业执照,方便规范管理,让市民吃到放心食品。
记者采访
街头小吃摊点真如网友热议的那样吗?记者于4月15日晚在市区进行了调查采访。市解放大道与风光路交叉口、市文明大道与练江大道交叉口附近、市文明大道与春晓街交叉口等有小吃摊点存在,虽然还没有到22时,但这些摊点已经出现。
“你们有经营许可证吗?”当晚,在市温州步行街,记者讯问一名卖酸辣粉的商贩。“我们做的是小本生意,不用办经营许可证。”该商贩回答。
“那你们的食品安全由谁监督?”记者又问。“放心吧!我们是凭良心做生意的,不会不负责任。”该商贩说。
在市解放大道与学院街交叉口,有不少摆摊卖肉夹饼和麻辣烫的商贩。记者在一家摊点前看到,女摊主用围裙擦一下手后便到餐桌前收钱,收完钱直接用手拿食材。
市民吕女士说:“路边的小吃摊点十分简单,从业人员应有的健康证明等证件却很难看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记者发现,尽管这些小吃摊点存在很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但仍有很多市民前来消费。
网友支招
“小萝莉”:街头小吃摊点的卫生安全关系到市民的健康,关系到城市和谐发展,关系到政府部门更好地实施管理工作。
“孤云”:我赞成取缔。
“青林”:城管部门应规范小吃摊点的经营地点。
“婷婷”:如果小吃摊点经营得有特色,能给城市长脸、加分。食品安全监督部门晚上要组织力量巡街,加大食品质量抽检力度,防止劣质食品流入市场,损害消费者健康。
城管执法部门负责管理市容市貌,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禁止在市区主要街道摆摊设点,工商部门负责办理和检查营业执照。
“云鹤”:街头小吃摊点的管理涉及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应由政府牵头,宏观调控管理,使街头小吃摊点得到有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