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4月15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监之乱

发布时间:2015-04-15 08:48:10  

天中历史故事(二十九)

□市博物馆   董亚梅

三监之乱是西周初期商王畿(jī)地区(今河南安阳市附近)的三位统治者叛乱的事件。武王灭商后,分商王畿为三部分,设三监治理。三监的具体人物为:周公弟管叔鲜、蔡叔度【周文王姬昌第五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周文王死后,蔡叔度的次兄周武王继任其位。周武王十一年(前1046年),灭亡商朝,建立周朝政权,史称西周。实行分封制,把管地分封给三弟管叔鲜,建立管国居住管城;把蔡地分封给五弟蔡叔度,建立蔡国居住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霍叔。所谓“监”,即监督殷商遗民以防其造反。

当年武王灭商后,并没有对商纣王的家人赶尽杀绝,还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朝歌(今河南淇县)为国君。给他们一块封地,保存商朝的香火。周王朝统一天下之初,商朝故土上还有大批潜在的反对势力。但按照当时的规矩,对商朝的后裔不能杀光斩尽,同时为了防止商朝人叛乱,周武王把蔡叔度、管叔鲜、霍叔三个他最信赖、最有能力的兄弟封为“三监”,也称“三叔”,让他们监视纣王的儿子武庚。武王伐纣时,蔡叔度战功显赫因此地位很高。周武王3年后去世,他的儿子姬诵接任天子,是为周成王。当时周成王还是个孩子,管理不了国家,于是周武王的另外一个亲兄弟周公旦(就是被后人奉为圣人的周公)主动站出来帮助侄儿管理国家,代替周天子发号施令。这样一来矛盾就出来了——虽然有一部分人支持周公旦,可蔡国的蔡叔度、管国(今郑州)的管叔鲜、霍国(山西霍州)的霍叔坚决反对周公旦。他们认为周公旦是想篡权,并向全国发布公告,号召诸侯国和朝中大臣一起讨伐周公旦,武庚一听说蔡叔度等人要讨伐周公旦,马上起兵响应。就因为周公旦摄政的事,“三叔”和武庚一起发动了叛乱,刚刚建立的周王朝又陷入了混乱,这就是所谓的“三监之乱”。

周公旦面对来自内外两方面的敌对势力,多方权衡,决定兴师东征。周公力劝召公(周武王的弟弟)支持东征,在召公支持下,周公调动大军,率军东征。战争中,周公团结内部,采取军事攻势与政治争取并举的谋略,及先弱后强、各个破敌的作战方略,并以重兵沿武王伐纣路线,直取朝歌,击溃武庚所部,攻占管叔、蔡叔治地,杀武庚、诛管叔、放逐蔡叔,贬霍叔为庶人。继之进兵东南,进攻徐、淮等九夷。经连续作战,攻灭熊、盈族17国,迁殷民于洛邑(今河南洛阳)。最后才挥师北上攻奄,迫使奄国投降。随之,蒲姑等国也相继降服。周公东征持续了三年,终于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联合的武装叛乱。蔡叔死了以后,周公听说蔡叔的儿子胡品德高尚,为人善良,便提拔他作鲁国卿士。胡把鲁国治理得很好,周公又把他封到新蔡。周公讨平管、蔡之后,乘胜东进,消灭了参加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把周朝的统治地区延伸到东部沿海地区。

三监之乱严重威胁到了周朝的统治秩序,周公东征胜利以后,彻底消灭了殷商王朝的残余势力,扩大东方境土。周公东征在西周开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继武王伐纣之后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镇压了商朝贵族残余势力的反叛,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