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牛!居民自建“发电厂”
既可自用又能赚钱
□晚报记者 袁 敏 张丽丽 文/图
本报讯 “我们小区有人在楼顶安装了一套发电设备,听说不仅能提供日常生活用电,还能将多余的电卖给供电公司。”昨日,市自由街的
昨日上午,在市自由街中段的驿城区顺河粮所家属院内,记者见到了自建“发电厂”的居民张文记。
张文记带领记者来到六楼楼顶,展示了他于半个月前安装的光伏发电电源装置(如图)。这套发电设备由太阳能电池板组成,其产生的直流电由电缆传输到并网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后进入家中。
“我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听说光伏发电不仅节能,而且非常环保后,便买了一套。”张文记说,他当初投资了3万多元,买了一套发电设备,
记者在该栋楼的四楼楼梯处看到,挂在墙上的并网逆变器显示出已经发出的电量。“由于前几天一直下雨,对发电有点儿影响,目前为止共发了44.7度电。”张文记指着上面的显示器说。
据他介绍,太阳能电池板对环境的要求不高,只要不是非常阴的天或夜间都能发电,但发电量和阳光强度成正比,所以要调整好电池板的摆放角度,力争尽量长的日晒时间。
“由于国家鼓励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上网电价还有一定的补贴,我准备安装光伏发电设备时,就到供电部门提交光伏发电设备并网申请了。"张文记说,居民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不仅可以自用,而且可以卖给供电部门赚钱。
张文记告诉记者,由于他们这个小区没有通天然气,家中平时做饭烧水都是用电。一个月下来,仅电费一项就要一两百元。如今,这套光伏发电设备不仅为他家提供了日常所需用电,每天还能赚点儿钱。
虽然家里每天还是用电烧水做饭,但是张文记不再为电费发愁。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他,正在体验高科技给他带来的幸福。本月底,张文记将给自己细细地算一笔账,看看他的“发电厂”能给他带来多少利润。
(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线索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