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防
结婚,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是指配偶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或者配偶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并承担由此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新中国成立前称之为“成亲”,新中国成立后才改叫“结婚”。
结婚是两个人的事,当年爷爷娶奶奶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时没房没车。
时过境迁,如今结婚变成了两个家庭的事,结婚所需的成本也水涨船高,动辄数十万元的结婚消费将相爱的浪漫无情地变成了甜蜜的负担。
结婚不再是简单的照相、设宴,更多的是追求婚礼的新颖独特,给宾客及自己留下难忘的记忆。
你结婚时找两个可爱的“小花童”,我找6名洁白的“小天使”;你有333朵玫瑰扎成的巨型花盘,我就来一场999朵玫瑰花瓣组成的“花瓣雨”……
许多在城市夹缝中生存的 “待婚族”称,不是不想结婚,而是真心结不起。
从好的方面看,婚礼费用越来越高从侧面反映了老百姓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增加结婚消费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婚礼讲排场、比奢华,就有些“变味”了。
金钱和物质无非是精神追求的一个载体,与钻戒、婚纱、喜宴、新房相比,对一段婚姻的期许、祈福和维护更重要。
因此,人们要根据自家的财力确定婚礼的水准,简朴的“裸婚”和奢华的排场都无可厚非,量力而行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