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好施的聂秀芝
□晚报记者 王惠宏/文 王慧玲/图
聂秀芝在侍弄她的小菜园。
“姐,今天别做饭了,我做好给你端来。”“前天我刚把你家的被子晒过。”……刚从深圳女儿家回到驻马店的聂秀芝才进家门,就被小区内闻讯赶来的姐妹们围住,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这是几天前,发生在驻马店建业森林半岛小区17号楼聂秀芝家的温馨一幕。
“大妈,在家吗?”记者问。“快进屋,我正腌香椿哩,门开着。”聂秀芝说。记者走进聂秀芝家,看到几个邻居正在她家聊天。记者说明来意后,大家七嘴八舌打开了话匣子。
“我们就像一家人”
聂秀芝家是邻里的“根据地”,她是大家的主心骨。
邻居李德芳说:“自从我们认识后,每天都要到她家串串门。遇到啥不顺心的事,也都愿和她聊聊,聊过以后烦心事就没有了。”
“她老伴在世时,她经常改善生活、调节口味。两人吃得不多,但她总是做很多,然后给左邻右舍送过去, 让大家分享。”李德芳说。
聂秀芝有时被儿女接到上海、深圳住上一阵子,左邻右舍心里就很失落。“她不在家时,就将钥匙给我们两把 。我们想她了,就到她家坐一坐。看不到她,听不到她说话,俺心里空落落的。”8号楼的张叶说 。
“如果姐离家时间长,隔三岔五我们就把她家的被子拿出来晒晒,把卫生打扫打扫。”李德芳说。
“聂大姐不在家,她家的菜园,我们帮她打理,种的菜我们摘着吃。我们就像一家人,不分彼此。 ”张叶说。
“我们俩最有缘分,是在公交车上认识的。那天,她在公交车上头晕,我也头晕。一问,俺俩在一个小区住。 又有一次,我俩在小区内碰上,说话间感觉很投缘,就经常来往。这几年,俺俩一起把驻马店的商场逛了个遍。俺儿媳妇也把她家当成了自己的家。下班回来,总要绕道到她家看看。碰上吃饭时,儿媳妇也不客气,端起碗就吃,甚至她聂大妈的剩饭,我儿媳妇也是端起就喝,从不嫌弃。她聂大妈从儿女家回来 ,俺儿媳总是把好吃的最先送过来。她聂大妈回来从不空手,都给我们捎礼物。”刘金玉老人说。
李德芳说:“姐对我们这么好,俺总想着报答报答她。去年,她老伴刚去世那段时间,俺每天都去姐家看看, 陪陪她。”
聂秀芝总是替别人着想,不让这些姐妹陪。她们就软磨硬泡,赖着不走。为了“撵走”姐妹们,有一次, 聂大妈早早地锁上了门,不让她们进门,说:“你们都有一家老小,不能为了我,冷落了家人!”
聂秀芝远在外地的儿女时常给妈妈打电话询问近况。他们知道妈妈有一些好邻居。有天晚上 ,聂大妈的女儿给李德芳打电话说联系不上妈妈了。李德芳便焦急地和几名邻居到处找,最后在一家小诊所找到了她。原来她感冒了 ,在一家私人诊所输液。
大家正聊得起劲时,一名送水工在院里问:“前面那栋楼的阿姨在这儿吗?她打电话要水,现在家里没人 。”李德芳连忙说:“在,在。一聊天啥都忘了。”记者说:“你看,连送水工都知道你在这儿。”送水工说:“我经常给她家送水,知道她爱来这儿。”
乐善好施的百事通
建业森林半岛小区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老年人大多在家照看孙子。来自新蔡县的李德芳与聂秀芝住前后楼。她说,她比聂秀芝小两岁,平时与聂秀珍以姐妹相称。“千里置业,万里搁邻。我刚搬到小区时,各方面都不熟悉,我就去问姐,比如上物业办个啥事啊, 上街路不熟该咋走啊,都找姐问。时间长了,我们就像亲姐妹一样,她有啥事都想着我,我也想着姐。夏天,姐家的杏熟了,喊俺孙子来摘着吃,做啥好吃的总给俺家端。谁家要是有人生病,她总是跑前跑后,做饭、送饭。”
5号楼的陈守美今年75岁,是正阳县的一名退休教师。她说:“俺与秀芝妹子是在小区遛弯儿时碰见的。秀芝妹子说话和气,俺俩很对脾气,慢慢就熟悉了。秀芝妹子心灵手巧,是个百事通。她不仅懂农活、会种菜,而且饭菜做得也很好。很多人不会做的手工粉浆面条、咸豆腐脑,她都会做。她还会腌制各种咸菜、会裁剪。我们有啥不懂的,都去问她。”
“一次,俺孩子想吃粉浆面条,我做的孩子们都说不好吃。第二天,聂大姐做了一大锅给我们送了过去,孩子们吃了还想吃。 她患有眩晕病,一受累就犯病,但她处处替他人着想,从不把病挂在嘴上,只要大家需要,自己再累也不推辞。”张叶接着说。
“她患有青光眼、白内障,去年才做过手术。就这,去年夏天,她在街上遇见了好看的棉绸布料,想到我们这些老人体型偏胖不好买衣服,就一下子扯了好多棉绸,量体裁衣,给我们几家老老小小每人做了一套 睡衣。一个夏天,她免费为我们做了几十套睡衣。每天做到半夜,从无怨言。”刘金玉老人说。
带动邻里和睦相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自从结识了聂秀芝,我们不仅家庭更和睦,邻里关系也更近了。”
张叶和刘金玉住对门。张叶是漯河人,刘金玉是平顶山人。初搬到建业森林半岛小区时,两家像大部分 人家一样,进门都上锁,互不来往。
后来,她们都成了聂秀芝的好姐妹,在聂秀芝家经常碰面,一起出去锻炼、一同出去挖菜,自然也成了好姐妹。现在,“我们比一家人还亲。谁家做好吃的都忘不了给对门送去尝尝。” 张叶会烙烙馍,哪怕烙上三张烙馍,也会给邻居送上一张。刘金玉的媳妇秀华做卤水生意,时不时将卤好的牛肉、鸡肉等给邻居送去。每年过年,张叶家的牛肉都是刘金玉的媳妇送的。
今年过年,张叶觉得年年都是邻居给送牛肉,过意不去,就找个托辞,说今年她女婿给准备了牛肉,意思是不让秀华再给她送了。结果,秀华给她送去了一筐海产品。
她们说:“远亲不如近邻。俺现在真正体会到和睦相处的好处。”
“这都是聂大姐带的好头!”“姐啥事都想着别人!”“她就是我们的主心骨!”邻居们七嘴八舌称赞聂秀芝。
“你们也好!咱是两好搁一好!”聂大妈抢着话茬说。
“姐带了个好头,我们是跟着学的。”李德芳说。
聂秀芝(左三)与小区的姐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