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杨 丽
西平县国税局政策法规科科长许丽娜是公认的好媳妇,她用实际行动 诠释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婆家的好媳妇
2002年,23岁的许丽娜和丈夫结婚。在徐丽娜心里,婆婆和母亲没有任何区别。
结婚不久后,正在上班的许丽娜接到电话,说婆婆在理发店晕倒了。挂断电话,她骑上车子就赶往理发店,把婆婆送到了医院。当时公公出差在外,丈夫在乡下收烟,她一人跑前跑后为婆婆排队、挂号、交钱、办理住院手续。在婆婆住院的十多天里,她时刻陪在婆婆身边。为减轻婆婆的病痛,她就给婆婆讲笑话。婆婆床上躺久了身体麻,她就给婆婆按摩。每天,她换着花样为婆婆送些可口的饭菜,让老人心情舒畅。
出院的时候,婆婆感动地说:“我这个儿媳妇,胜过女儿。”
“我家媳妇没得挑”
有一次,徐丽娜的女儿过生日。一家人一起吃生日蛋糕时,公公感叹地说:“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我从没有过过生日。”许丽娜记下了这件事,决定给公公过一次生日。
到了公公的生日,她一大早就到菜市场买了好多公公爱吃的菜,还给公公订了个生日蛋糕,并和丈夫、女儿商量好给公公一个惊喜。公公回到家,看着满桌的饭菜和生日蛋糕,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一个劲地说:“这得多费钱呀!”她挽着公公的胳膊:“爸,没花多少钱,都是自己做的,今天咱一家人高高兴兴地给你过个生日”。孩子适时为爷爷弹奏了钢琴曲《生日歌》,老人感动得说不出话。
公公那一辈人,小时候经济条件不好,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常常说有吃有穿就行了。自从走进这个家,许丽娜经常为老人添置四季衣物,为老人做可口的饭菜,没事就陪着老人聊聊天、逛街街。每天,她把公公婆婆打扮得精精神神的,公婆的精神好了,身体自然更健康了。邻居们常常羡慕徐丽娜的公婆有福气,两位老人总是对媳妇赞不绝口:“我家媳妇没得挑!”
娘家的好女儿
许丽娜不仅是一个好媳妇,也是一个好女儿。她的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退休后留在了外地,她的母亲跟随老伴在外地生活。
老人们年纪大了,都想念女儿。无论工作多忙,徐丽娜都会抽出时间带着家人去看望父母。2013年夏天,她的父亲下楼梯时不小心一脚踏空,小腿粉碎性骨折。那时,单位工作正忙,她加班提前把该做的工作做完,向单位请了一星期假,坐车赶回了娘家。父亲刚做完手术,需要静养。白天她跑前跑后换水、拿药,晚上她就陪在父亲身边,为父亲读读书,讲讲小时候的趣事,常常把疼痛中的父亲逗得开怀大笑。在她的陪伴下,父亲的病一天天好了起来。
许丽娜用行动表达了对公婆和父母的关爱,写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诗篇,奏响了一曲曲令人钦佩的敬老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