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路一巷的流动摊点。
□晚报记者 苏 莉 文/图
本报讯 昨天上午,在市风光路一巷摆摊的李佰枝,因临街商户收取摊位费,双方发生争执,她受伤住进医院。“为啥商户想收多少钱就收多少钱?还动不动赶我走?” 李佰枝对记者说,摊位费一涨再涨,道路成了商户的“摇钱树”。
昨日,记者对市风光路一巷的流动商贩、临街商户、市民进行调查走访,发现临街商户收取摊位费的现象确实存在。
投诉:
摊位费一涨再涨
“摊位费从最初的每月100元,到现在每月1000元,道路成了商户的‘摇钱树’。”昨日,流动摊主李佰枝向本报新闻热线反映。
当日上午,记者在市第二中医院外科病房见到了李佰枝。“因为不满意商户漫天要价,我们发生了争执,我受伤住进了医院。” 李佰枝对记者说,十几年前,从平舆县农村来到市区的她在市风光路北段卖菜。后来,相关部门要求摊点全部进入市风光路一巷,她就在一家卖手机配件的商店门前摆摊。
“刚开始,我每个月交给店主100元钱,后来价格逐渐上涨。”李佰枝说,摊位费涨到每月300元、400元……2015年初,店主收取了她3个月总计3000元的费用后,要求她将摊点撤走。
3月13日、18日,还没有到双方约定将摊点撤走的时间,店主就让她离开,还找人恐吓她,并把她的摊子掀翻。双方发生争执,闹到了公安派出所。
“在道路上摆摊,为啥摊位费由临街商户说了算?” 李佰枝说,这条路有很多店主收取流动摊点的摊位费。道路成了这些商户的“摇钱树”。
流动摊点:
在谁家门前摆摊给谁交钱
“在谁家门前摆摊,就给谁交钱。”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市风光路一巷调查此事时,一流动摊点的摊主这样说。
“能不能在这条路上摆摊,首先与临街门店的店主商量,看每个月交多少钱。”在道路北侧,一卖菜的商贩对记者说。
“咋会不交钱呢?在谁家门前摆摊,就把钱交给谁。”在附近,卖豆腐、豆芽的商户对记者说,摊位费多少,要跟临街商店的老板商量,老板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
“我们一个月给店主交三四百元的摊位费。”在市风光路与风光路一巷交叉口附近,一卖菜的流动摊点摊主对记者说。
“我一年交一两千元的摊位费。”在旁边,一卖菜的摊主对记者说,如果不给临街门店的老板商量好,人家就不让在商店门前摆摊。
临街门店:
门前摆摊影响生意
“你是说摆摊的事吗?”在道路北侧的一家超市内,得知记者询问在门前摆摊的价格时,超市主人带着记者看自己门店前的位置。
“你往边上挪挪,给人家腾点儿位置。”超市主人对卖豆芽的流动商贩说。
“你可以把摊点摆到这个地方。”超市主人指着空出来的地方对记者说,“在这里摆摊,每个月需要交300元摊位费,每次交半年的费用,如果中途不干不退款。”
“我门前有七八个流动摊位,每月收取的价格不等。”超市的主人说。
“我家刚开业,如果流动商贩在门前摆摊,会影响生意。”在附近,一卖香油的商户对记者说,他家门前不让流动商贩摆摊,等过一段时间再说。
“我就是想让门前的道路通畅,不影响生意。”随后,记者来到与李佰枝发生争执的手机配件商店。店主李先生对记者说,不愿意让她(李佰枝)在门前摆摊,主要是现在生意不好做,利润低,如果门前有流动摊点,顾客怎么会绕20多米到店里来呢?
“之所以收取摊位费,是因为在门前摆摊影响我们的生意。”李先生说,临街门店的房租一再涨价,如果干不成就离开,摊位费也是一样。流动商贩如果不同意交摊位费,也可以离开。
市民:
道路不是商户的“摇钱树”
“这个马路市场该不该存在,相关部门就不管吗?”
“城市道路不是商户的‘摇钱树’。”
当天,记者采访时,不少市民提出自己的意见。
“市健康路过去流动摊点也很多,经过治理现在畅通了。”市民陈铭说,“如果确实需要收取摊位费,应该由政府部门制订收费方案,不能由临街商家说了算。”
(线索来自本报新闻热线2830110,线索提供人霍先生获二等奖,奖价值88元特曲酒一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