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李玉荣
本报讯 以后洋地名、怪地名将不会出现。昨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我市已开始进行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
市民政局地名办负责人告诉记者,1979年至1986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名普查以来,我市地名在数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情况难以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以便准确掌握、开发和运用我市的地名信息,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更好地推进“数字驻马店”建设。
该负责人说,此次普查将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置标准规范的地理标志,建立完善驻马店市及所属县区地名和区划数据库。重点普查包括行政区域、非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居民点、交通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等在内的11大类地名的名称、位置及相关属性信息。
据了解,此次普查将切实解决地名上存在的一地多名、重名、崇洋媚俗、贪大求怪、名不符实,地名译写不准确、用字不规范等问题。对私自命名或使用洋地名、怪地名等非标准地名的依法履行命名程序或进行更名,对使用不规范汉字、地名用字不统一的依法进行更名。
“本次地名普查工作已于去年7月开始,计划用4年时间完成。”该负责人说,按照省政府的“试点先行、压茬跟进,全面落实”的原则,我市选取驿城区、市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及遂平县作为试点,现已完成组织动员、成立机构、搜集资料、制订方案、人员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