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3月31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这些加分项早该取消

发布时间:2015-03-31 07:39:33  

□石新宇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河南省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规定,今年河南高考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等(昨日《天中晚报》)。

十多年前,笔者从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影星巩俐现身一所全国知名的大学,大学相关负责人热情地接待了她。她提出到这所大学就读的要求,相关负责人当场答应了她。这则消息让读者议论纷纷,议论的焦点是巩俐有没有资格进入这所大学就读。是啊,经过十多年艰苦拼搏的学子也未必能成为全国知名大学的学生,巩俐凭什么就能?她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水平与考上这所大学的学生相比差距有多大?换句话说就是,教授讲课她听得懂吗?

读者的议论不无道理。因为我们还没有普及大学教育,所以我们实行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择优录取,这种制度也许不是最完美的,但肯定是最公平的,也是被全社会普遍接受的。巩俐想上大学当然可以,但要通过考试,起码要通过相应等级的测试,有相应的知识水平才行,而不能因为是影星就“通吃”,否则,公平的大学进入机制就被破坏了。假设一下,要是她知识水平太差,听教授讲课如听天书,教授给她上课如对牛弹琴,这大学课堂成什么了?

回头再看这些被取消的高考加分项目,乍一看哪一项都颇有道理,仔细想想却是在变相地破坏大学招生的公平。大学招录的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而不是有某方面特长或者在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有特长的学生应该到培养特长的学校去,到普通高校,特长有什么优势?至于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含金量早已被质疑。假如这些项目加分是公平的,试问,成绩一直非常优秀但在高考中发挥失常的学生,能不能被录取?

清华大学四哲人之一的潘光旦先生,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相当于负责教学工作的副校长),1935年拒绝安徽省政府主席刘镇华要其儿 子入清华旁听的请求,1949年拒绝最高法院院长沈钧儒要其孙子旁听的请求,为的就是公平。

本着公平二字,这些加分项,真的是早该取消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