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川
习近平认为,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类似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比如玄奘西行求法,鉴真东渡送经传法,这样的历史故事为人津津乐道。习近平访问印度时提到:“唐代高僧玄奘到古吉拉特邦取经,然后把佛经带回中国,在我的家乡陕西西安传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情怀之真挚,视野之开阔,立意之深远,令人叹服。
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访印时提出,中方愿意同印方共同制定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未来5年,每年组织200名青年互访,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2016年德里书展”。联系到本届博鳌论坛,习近平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加强青少年、民间团体、地方、媒体等各界交流,可以看出习近平对不同文明对话的期待,对青少年扮演文明承载者和传播者的推动。
如何使不同文明进一步相融共生,这就需要对话。倡议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就是极富远见的创意。
中国过去30多年打开国门,走出去、请进来,学习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与世界经济接轨,为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身就是文明对话的成果。
毋庸置疑,通过文明对话,亚洲大家庭共唱“一家亲”,必定会实现文明的融合与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