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莉莉
“我就要结婚了。”市民小包近日收到朋友这样一条微信。“得知朋友要结婚的信息,我还真高兴了一下,但最后被告知是坑人游戏时,心情瞬间跌到谷底。”小包说。
如今,微信成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社交软件,无论是年轻人还是父母一辈都已把它当成主要的通讯工具,而微信朋友圈更为使用者带来了展示生活乐趣与分享信息的平台。然而随着朋友圈转发功能的推广,越来越多信息涌进朋友圈,很多人把转发当成一种习惯,却不辨信息真伪。
“分享朋友圈”不能太任性
“看了不转不是中国人”、“转发后一生平安”……据了解,含类似语句的信息今后不能再“任性”地发到微信朋友圈了。日前,《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发布,其中规定,朋友圈不许发“不转不是中国人”、“转发后一生平安”、“必转”等胁迫用户分享的语句。今后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类似内容,一经发现将根据违规程度对用户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删帖、封号等。
根据《微信朋友圈使用规范》,朋友圈中常见的几种分享行为被列入“黑名单”,例如某些商品分享后方可预订,某些问题分享后方可知道答案,邀请好友拆礼盒、集赞、分享可增加一次抽奖机会等。
据了解,此消息一出很多人表示支持。市民蒙蒙是微信达人,每天闲时就爱刷微信,每次看到“转发后一生平安”、“不转不是中国人”等语句时,心里就不舒服,有一种被胁迫转发的感觉。蒙蒙说,网络传播力量太惊人了,一些没什么鉴别能力的市民,容易跟风转发。
给朋友圈“上锁”,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微信推出朋友圈规定后,一些刷屏行为受到限制,对此,不少市民表示这类规定很好。
市民黄倩就很赞同。“我妈妈每天都会在朋友圈转发很多条链接帖子。”黄倩说,“有些说某种食物有问题,吃了对人体不好,妈妈看多了导致买什么都担心,很多东西不敢吃。”
而市民
“以前常在朋友圈里看到谣言,还有‘中国人必转’、‘好心人必转’等信息,特别讨厌。”爱刷朋友圈的牛飞说,“现在有了这个规定,这些人总算可以收敛一些了。”
有很多人认为,如此一来,微信中卖不知名化妆品的人也会收敛一些,希望假代购、卖假名牌商品的微友能早日被封号。
也有人不赞同给朋友“上锁”。市民王凡告诉笔者,微信朋友圈应该言论自由,如果用一些条款来束缚,用户会失去社交软件的体验感。王凡认为,朋友圈是一个非常私人的空间,应该随心所欲,如果连发朋友圈都要规范,微信就不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