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当气象播报员。
气象知识谜语竞猜。
小记者在收看由自己播报的气象预报。
□晚报记者 张 宁/文 侯飞/图
本报讯 “天气预报是怎样预报的”、“天旱时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风和雨是如何形成的”……3月22日,本报近100名小记者走进市气象局,探寻气象的奥妙。
当天上午9时许,小记者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现场。
“在电视每天播放的天气预报节目中,卫星云图把变幻莫测的大气形势在我们面前展现得一清二楚。”在气象云图监控室,市气象局的气象专家武建华告诉小记者们,这一幅幅准确的生动的云图,是气象卫星从高空拍下的照片。
在气象专家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的讲解下,小记者们对气象知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每天的气象信息是怎样通过电视发布的,数据是如何处理的,大家想了解吗?”在气象预报制作中心,工作人员向小记者讲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你们想做气象预报节目主持人吗?”工作人员问道。这时,现场很多小记者都举起了双手。小记者徐煜斐和陈佳慧有幸被工作人员选中做气象预报主持人。
当徐煜斐一出现在电视里面时,小记者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今天的最高温度为17摄氏度,最低温度为6摄氏度……”“这名小记者播报得有模有样,说话也很流利,还真像个主持人。”工作人员夸赞道。
在市气象局会议室,武建华向小记者们介绍了世界气象日的由来。他说,1961年,世界气象组织选定3月23日,即1950年世界气象组织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为世界性的纪念日。
武建华说,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会确定一个主题,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和纪念活动,以提高世界各地公众对气象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今年的主题是“气候知识服务气候行动”,希望气候知识以易于理解的形式呈现并被需要的人使用。
“大小豆粒从天撒,人畜庄家都怕它……”有趣又能学到气象知识的气象谜语竞猜活动开始了。当谜面一公布,小记者们都举起了小手。“答案是冰雹。”小记者杨当当回答对了,并得到了一套气象知识小人书。小记者们竞猜谜语的热情很高,一个个谜面还没出现手就举得高高的。
“今天我收获很多,以前我对气象知识一点儿都不懂。”市第十一小学小记者冯思锦说,她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气象知识,觉得很自豪,回到学校要跟班里的其他同学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