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新宇
“任性”一词,按照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放任自己的性子,不加约束。生活中这是个使用率较高的词,大多情况下有批评、指责的意思。去年,这个词突然走红网络,“我有钱,我任性”一时成为流行语,继而“大家都很任性”也成为最时髦的调侃语。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让“任性”一词的知名度又得到提升。
“有权不可任性”,明显是告诫领导干部特别是握有决策权的领导干部,要按照党章和法律的规定正确使用权力,不能“我的地盘我做主”,不能我行我素。李总理的话语重心长,情真意切。过去,一些领导被称为“三拍”领导,“三拍”即决策时拍脑门、表态时拍胸脯、出事时拍屁股。这样的领导其实就是“任性”的领导。如今,谁再这样“任性”,想拍屁股走人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我们的问责、追责机制越来越完善。但不可否认,还有些领导没有改掉拍脑门和拍胸脯的习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领导干部特别是大权在握的领导干部任性的结果,必然是独断专行,自己说了算,听不得不同意见。这是很危险的。近年来落马的领导,其中相当多的人都有任性的习惯。所以说,所有领导干部都有必要将李总理的话作为警句时时记在心头。
“不可任性”不是说不必坚持原则,相反,说的正是要坚持原则。“不可任性”,通俗地讲就是要守规矩,坚持原则就是守规矩。
领导干部不可任性,普通人也一样。生活中确有些人太任性,他们或者有不守规矩的毛病,或者以不守规矩为荣,比如常见的闯红灯、横穿马路、私搭乱建、占道经营……媒体常有游客在景区被困、有关方面费尽周折才把他们救出来的消息。这些游客为什么被困?景区明明有某些地方危险、游客请止步的提示牌,这些游客偏偏想任性一把。无论他们是成功获救,还是丢了身家性命,都鲜有人对他们表示同情,就是因为他们不守规矩。曾有人提出,为了救他们浪费那么多人力物力,他们应该赔偿。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明朝人洪应明所著《菜根谭》,一向被视为做人处世的宝典。洪先生在这部书里写道:勿任己意而废人言。这句话告诉人们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不要任性。其实这句话还可以改成“勿任己意而废规矩”。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