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耐劳 诚实守信
宗建设 老板信赖的农民工
他常说,在外打工不能丢河南人的脸
和孙子在一起,宗建设很幸福。
□晚报记者 李玉荣 文/图
砍木头、锯木板、钉钉子……
“马车车厢上的木板烂了个大洞,趁春节在家赶紧修修,再等几天就得出去打工了。”宗建设一边忙着干活,一边笑着对记者说。
“我到南方做建筑工20多年了,咱河南人在南方干活口碑很好,人实诚,活儿做得也很精细,让人放心!”宗建设说。
宗建设原本打算过了
“门外汉”成行家
宗建设告诉记者,刚开始他在建筑工地上做木工活,一个月可挣200多元钱。当时才20多岁, 有的是力气,不但干得快,而且干得好 ,老板很喜欢他。
在建桥梁扛钢管时,别人一次只扛一个,他一次能扛两个,有多大劲儿就使多大力,不论老板在与不在,他从没偷过一次懒,肩膀都扛出了血,他就垫上毛巾和衣服;手上磨出了血泡,他就忍着。
他还喜欢学习,经常请教老师傅,学习掂泥刀垒墙,垒得不好就重来,手磨烂了,他都没叫过苦。
通过勤学苦练,不断总结经验,他慢慢掌握了建筑工地的很多技术,他也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
“一定要动脑筋,不能为完成任务而草草了事,要善于思考。”宗建设说,20多年来,他在广州、深圳、珠海、福建等多处打工,他的技术无数次受到老板的称赞。
老板信赖的农民工
虽然在外打工多年,宗建设却只跟过两个老板,一个是潮州的,一个是现在的福建老板。
“从1992年跟着那个潮州老板在广州 干活之后,老板就不让我走了。”宗建设回忆说,有一年,他家里有些事,麦收后没及时回到广州,老板多次打电话催他去广州干活,还说他不去就不开工。10天后,老板辗转来到他家劝说,宗建设又跟着老板去了广州。
“我们和建设一起干活有劲、顺心,他为人好,不愁没活干,跟着他能挣钱。”村民宗国成说。
宗国成说,宗建设介绍村民和他一起去打工,从来没有要过一分钱的介绍费,老板信任他,村民更信任他。不管民工多难找,宗建设也从来没要过老板一分钱的介绍费,村民要是找不到活儿了,只要给他打电话,他都会尽力帮忙。
“打工20多年,我只跟过两个老板,因为第一个老板赚到大钱了,不承包工程了。”宗建设说,第一个老板转行后把他介绍给了现在的福建老板。
记者采访时,乡亲们纷纷围上来,大家七嘴八舌说起宗建设的事。村民张梅说:“咱出门在外就要像建设一样,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干活。”
40多岁的邻居张海说:“建设在外打工为咱河南人争光,为咱村民争光,他在家就是个踏实能干的人,干活从不讨价还价,还喜欢帮助别人。”
不能丢咱河南人的脸
和宗建设一起外出打工多年的李和平说,有时候下班了大家都走了,宗建设硬要把手头的活儿干完才下班,他从来不计较报酬多少。宗建设曾经两次从建筑架子上掉下来,他从没找过老板麻烦,更没讹诈过老板。
据李和平讲,2003年,他和宗建设在广州一个工地干活时,宗建设从15层高的建筑架子上掉了下来,大家吓得目瞪口呆。幸亏几根电线拦住了他,最后宗建设滑到地上,腿部受伤了。大家问宗建设怎么样,他一直说没事,老板、工友都劝他休息休息,再到医院检查检查,他拍拍身上的土,下午又继续干活了。
2012年3月,在一次干活时,他再次从建筑架子上掉下,造成股骨等一些部位受伤,被工友们及时送到医院,老板及时赶到为他垫付了医药费。
医生一再叮嘱他好好休息,他才在医院住了20多天,自己慢慢能下床了,就让赶来照顾他的儿子赶快回工地干活,并要求出院,回家养伤。
宗建设主动出院,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老板过意不去,又给他送来了3万元钱,但他没有收。因为这件事情,很多人都说他傻,而宗建设说:“俺就是喜欢当这样的傻子,俺就喜欢吃这个亏!”
“咱干这活儿,就不能怕苦怕累,更不能丢咱河南人的脸!”宗建设认真地说。
“我出去打工的时候,儿子才两岁,现在孙子都会跑了。”宗建设看着在自己身边跑来跑去的孙子高兴地说。
宗建设说,刚出去打工时每个月挣200元钱,现在一个月能挣7000元钱,自己很知足。
宗建设的爱人栗裕丰告诉记者,丈夫长年在外打工,只有农忙和春节才回来,有时过了
“让家里人过上幸福生活是俺多年的心愿,这样俺心里才踏实。”宗建设说,现在国家的政策好了,农民越来越富裕了,自己能过上好日子,还要感谢党的政策好。
采访结束的时候宗建设告诉记者,虽然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但不能就这样一辈子打工,他打算再干几年,就回老家开个店,踏踏实实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