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2月06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小学生期末考试结束家长莫要“论分行赏”

发布时间:2015-02-06 08:39:14  

□徐小防

寒假即将开始,孩子已完成期末考试。家长对期末考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当孩子的考试成绩出来时,大多数家长却不能正确对待。

缓解孩子考前压力

临近考试前几天,一些家长比孩子还紧张,只要看到孩子玩手机或者看电视就会大声训斥。

“不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在临近考试前,都会有压力。”市民张丹宁说,她女儿平时学习成绩不错,但一到考试前,就会显得很紧张。

张丹宁告诉笔者,为了不给女儿太大的压力,她临近考试前,都会带女儿出去玩一圈或者看个电影放松一下。

“考试前,我会帮女儿复习,帮助她查漏补缺,为她树立信心。” 张丹宁说。

不能“论分行赏”

“分,学生的命根。”相信这句话大多数人都听说过。

“儿子,如果你这次考好了,爸爸给你买部苹果手机。”、“你这次考不好,年都别想过好,压岁钱一分钱也没有。”诸如此类的话,相信从学生到家长,都不陌生。

笔者同事的儿子读小学二年级,上次期末考试时,数学考了96分。她本来以为孩子考得不错,结果发现全班学生最低分为95分。

由此可以看出,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所以,家长更应该理智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如果孩子考了高分,家长也不应该重奖,将孩子“捧”得高高在上,这样会助长孩子的骄傲情绪。

当然,孩子考试分数不理想,家长也不要训斥、挖苦甚至打孩子。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本来心里就忐忑,这时更需要家长的安慰与鼓励。

案例:怕辜负妈妈  女孩吞下安眠药

据黄河新闻网科教频道报道,小芳(化名)的中考成绩出来后,情绪一直很不好,不敢面对父母,特别是妈妈。

她说,妈妈对她的要求很高,盼着她考个好学校。得知分数那晚,妈妈脸色很难看,批评了她一个多小时。小芳觉得对不起父母,吞下20片安眠药。

其实,像小芳这样因考试成绩不理想,怕面对父母而采取极端行为的例子屡见不鲜。

心理咨询师支招

家长和孩子该如何正确面对考试成绩?笔者采访了市区一家心理机构的心理咨询师闫伟。

闫伟说,孩子考试成绩好,可以奖励,但要注意分寸。

家长在赏罚的过程中,要达到均衡。让孩子自始至终有一个好的状态,这才是关键。

奖赏的方式要适当。对孩子进行奖赏的过程中,要让他们明白,奖赏注重的不是结果,是过程,是对他这一学年表现的肯定。

成绩不理想,埋怨孩子,会让孩子产生失败感。

一次两次阶段性的考试,不能真正反映孩子的水平。如果家长只追求分数,不重视过程,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所以,家长应让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理念,看重结果,更看重过程。作为家长,应告诉孩子,结果固然可贵,过程同样重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