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李玉荣/文 闫宏伟/图
一个好人,就是一个榜样;一个榜样,就是一股向善的正能量。他们默默做着自认为该做的“小事”,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他们是“小人物”,却在做着了不起的“大事业”。
这一个个普通的“中国好人”,通过一件件普通的“小事”,如星火燎原般带动整个社会向上向善,构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实基础。
2月5日下午,在我市召开的全市“身边好人” 座谈交流会上,我市2014年入围和荣登“中国好人榜”的身边好人代表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讲述了“身边好人”的感人事迹。
他们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他们讲述为好人成长营造良好氛围的一件件事实。让我们倾听他们的发言,感受好人们的动人事迹。
张志云:
市文明办副主任。
2014年以来,市文明办按照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和市文明委的部署和要求,广泛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4年,我市先后有22人次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尹维雨:
西平县文成中学教师。
我本是川大附中的一名普通人民教师。2010年初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来到西平县文成中学,接手全校师生公认的“魔鬼班级”。5年的坚持,在我的关怀下,这帮淘气的孩子学习方向明确,学习态度端正,班风良好。
张惠如:
西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
在西平县电视台、西平网开辟了“寻找最美家庭”等专栏,并跟踪宣传报道“最美人物”先进事迹,营造了“评好人、赞好人、做好人、帮好人”的浓厚氛围。共评选基层“身边好人”100多人。
张银良: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带领残联系统为全市53万残疾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成功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为近10万名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了服务。为3万多残疾人免费职业培训,为541名困难残疾人学生及残疾人子女提供学费资助,累计帮扶残疾人16万人次。
梁 忠:
泌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近年来,泌阳把开展“身边好人”活动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提出了“打造‘泌阳好人之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目前,“泌阳好人现象”引发了“泌阳好人效应”:“做好事、献爱心、讲奉献”成了社会普遍自觉的行动。
吴振海:
驻马店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
活动开展以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在重要版位、版块刊发我市组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新闻,刊发身边好人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消息,宣传发动广大读者、受众关注身边好人,为身边好人“点赞”,为身边好人投上神圣一票。及时刊发身边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消息,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张全收:
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党支部书记、深圳市全顺劳务派遣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
十几年来,全顺公司累计安排培训农民工就业200多万人次,每年为农民工创收十几亿元。我因此被广大媒体称为“农民工总司令”。
梁 峰:
平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平舆县充分利用“道德讲堂”这个公民道德教育新平台,开展“道德讲堂”活动,一个个发生在大家身边的凡人善举、好人好事逐步显现出来,不断带给人温暖和感动。
成立县道德模范帮扶协会,县财政拨的20万元帮扶资金已经到账。
肖金喜:
市广播电视台副处级干部。
去年以来,我台宣传报道了一大批好人、好事,就是源于我台多年来对凡人善举的关注和发现,对这一“好人”群体的崇敬。全台采编人员坚持扎根一线,很多好的典型就是在与基层群众的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中发现的。
王沁平:
河南高速驿阳分公司党委副书记。
为了更好地教育引导员工,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根据市文明委的要求,积极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将事迹突出、影响力大的员工推选出来,做好内部和外部宣传工作,传递社会正能量。王从俊便是我们推选出来的“身边好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