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汤 桦
“当、当、当…… ”
当天值班的副校长崔永国指着学校里挂着的一口钟告诉记者:“这口钟已经为学校服务38年了,我们都称它为‘学生钟’。”
该小学1977年建成,当时的很多学校都用钟作为通知学生上课、下课的工具。“敲钟是有讲究的。预备连敲三下停顿一下,上课连敲两下停顿一下,下课敲一下停顿一下,放学则要不停地敲。”崔永国说。
崔永国说,老师和同学们与这口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别的学校都已将钟换成电子铃,只有大李庄小学的钟还保留着。
□晚报记者 汤 桦
“当、当、当…… ”
当天值班的副校长崔永国指着学校里挂着的一口钟告诉记者:“这口钟已经为学校服务38年了,我们都称它为‘学生钟’。”
该小学1977年建成,当时的很多学校都用钟作为通知学生上课、下课的工具。“敲钟是有讲究的。预备连敲三下停顿一下,上课连敲两下停顿一下,下课敲一下停顿一下,放学则要不停地敲。”崔永国说。
崔永国说,老师和同学们与这口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别的学校都已将钟换成电子铃,只有大李庄小学的钟还保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