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诺兰”拍电影一直坚持用胶片
穿梭在烟波浩渺的星际长河中
《星际穿越》:人类最大的敌人是时间
《星际穿越》剧照。
□晚报记者 李 杨
黄昏下的英雄,总是多了几分惆怅,他费尽心机,迎着最后那一瞬间刺眼的阳光……近日,我走进市乐山大道大商新玛特6楼——好莱坞国际影城,观赏了科幻大片《星际穿越》。
大师“诺兰”:
把难懂的理论用画面真实呈现
也许是观影之前就知道《星际穿越》很“烧脑”,因此尽管电影开篇节奏很慢,但影院里仍鸦雀无声,大家都在努力地让自己聚精会神,生怕忽略了哪个细节让自己变得更晕。
对于大多数国内影迷来说,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但提到他的代表作,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从2005年拍摄《蝙蝠侠:开战时刻》起,克里斯托弗·诺兰就注定会成为好莱坞主流商业片大导演。
拍完《蝙蝠侠:开战时刻》,克里斯托弗·诺兰又执导了两部将漫画改编作品提升到巅峰水准的《黑暗骑士》,和另一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啧啧称奇的《盗梦空间》一起,最终奠定了他的大师级导演地位。
在他的电影里,人类最真诚的情感,还有对未来世界的合理幻想,都是贯穿作品的永恒元素,他十分擅长把难懂的理论用画面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一旦了解克里斯托弗·诺兰之前所拍摄的电影,观众对这部《星际穿越》就不会感到陌生了。尽管宇航员、虫洞还有五维空间这些概念显得有些高深,导致电影被贴上了“烧脑”的标签,但其实故事本身的架构和克里斯托弗·诺兰过去的作品并无区别。
肃然起敬:
拍电影多年一直坚持用胶片
最近两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很少不是3D效果的。因此,当走进好莱坞国际影城,被影城工作人员告知电影不是3D效果时,我不禁对克里斯托弗·诺兰肃然起敬。
经过了解才知道,其实克里斯托弗·诺兰是一个固执而守旧的导演。他拍电影时不用3D,坚持用胶片。拍摄这么多部科幻电影,却几乎不用绿幕与特效,这种执拗非一般导演可比。如果不是没办法把拍摄团队带到太空拍摄,相信他真的会去宇宙中感受一把。
这种“固执”与“守旧”,代表着一种坚持。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电影里,主角也有着超乎常人的坚持品质:《星际穿越》里,库珀对女儿爱的坚持,化作他在宇宙里前行的动力,令他陷入超正方体里找到了沟通方式,最终拯救了地球,也拯救了自己。
其实,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邪恶狡诈的外星人,也不是深不可测的宇宙,而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