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煲”成了“鸟公煲”
□晚报记者 郭建光 杨 丽 文/图
本报讯 夜晚,街头闪烁的霓虹灯流光溢彩,将城市点缀得分外迷人。然而,一些残缺不全的霓虹灯如同败笔,大煞城市风景。市民希望广大商家抓紧修复,为驿城的夜景增光添彩。
“鸡公煲成了鸟公煲。”
这样的情况不只一家,记者在市文明大道中段看到,一家名为“世纪真爱”的KTV,变成了“世纪具爱”。
不只饭店有这种现象,小区也有。在市文明大道中段的裕丰园小区门口,裕丰园3个大字也是缺胳膊少腿。而裕丰园小区旁边的一个火锅店的招牌也让市民百思不得其解,离远看是“自火锅”,走近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自助火锅”,助字后面的灯没有亮,让整个招牌变了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市民对霓虹灯字体残缺现象并不感到意外,但是,大部分人觉得医院、商场、银行、学校等这些和百姓生
活息息相关的地方,不应该出现夜晚霓虹灯不亮或残缺的现象。市民希望有关部门能经常及时检查户外牌匾、灯箱,保证它们
起到正常照明和标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