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1月20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香樟树下走过

发布时间:2015-01-20 09:00:08  

□魏骅(驿城区)

小区里的行道树是一种枝叶茂密、树冠呈馒头形的常绿乔木。每年初夏,又小又多的黄绿色花朵藏在叶子下面。随着盛夏的脚步近了又远,花变成球形果,颜色渐绿、渐红、渐紫。秋天来了,紫色的小果变成黑色,风摇果落,如黑珍珠般掉在地上。这些树好像从来不知道寒冷,寒冬腊月仍绿意盎然。

我搬到小区3年了,一年四季从树下走过,感受到了行道树的勃勃生机。至于它们叫什么名字,我从来没有问过。

那天,我在树下拾熟透的果实,准备种到花盆里。园丁告诉我这是香樟树。

香樟树!我脑子里迅速闪过一句话:“自古香樟不过江。”从我记事起,就知道家里有一个樟木箱子,衣服放进去不会生虫,还有淡淡的香味。奶奶说这箱子是用江南名木香樟打造的。我问园丁,是可以做家具的香樟树吗?园丁说是。我摘下一片叶子撕开,放在鼻尖上,果然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沁入心脾,就像那个樟木箱子的气味。

香樟树生在江南,何时在江北落户?通过上网搜索我才知道,香樟树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引进江北的。河南最早引进香樟树的是郑州紫荆山公园。

香樟树最适宜生长在温度2025摄氏度的环境中,而河南冬天的最低温度是零下10摄氏度。香樟树是如何挺过最艰难的适应期呢?我想起松树的叶子进化成针状是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红树为了适应海边的环境,长出了气根等。对环境的适应其实是对自身的改变、挑战和超越。植物如此,动物如此,人类也是如此。尤其是从良好的环境到恶劣的环境中时,改变更艰难,挑战更需勇气。香樟树一定付出了百倍的努力,才存活下来,并郁郁葱葱。

我对香樟树充满了敬意。

再从香樟树下走过,我觉得它们不仅是行道树,而且是我的朋友。我喜欢在香樟树下停留,喜欢注视香樟树干上均匀粗糙的纹路,让我想起千年风化的岩石、饥渴龟裂的土地,还有青筋突起的手背、饱经风霜的脸庞。我仿佛看到香樟树的年轮,一圈圈记录了它们的苦痛与繁荣。树叶沙沙,我听到从树干深处传出的声音:我们向往温暖与湿润,但不畏惧寒冷与干旱;我们留恋秀丽与柔美,但不拒绝粗犷与豪放。我们经历了落叶、枯萎和死亡,但不放弃追逐阳光、空气和雨水。

这就是香樟树的心声。每一个从香樟树下走过的人都会听见香樟树的歌声,看到香樟树的英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