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5年1月13日,法国巴黎,法国市政警察为恐怖事件中遇难的3名警察举行公祭,总统奥朗德出席。
《沙尔利周刊》总编辑杰勒德(左)及漫画家就新一期杂志的出版召开新闻发布会,杰勒德此前因身在伦敦,在7日的袭击中逃过一劫。
新一期《沙尔利周刊》封面主笔在发布会上失声痛哭。(图片来源:英国媒体)
赛义德·库阿希
阿卜杜勒·穆塔拉布
美国媒体13日报道,“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当日在互联网上发出警告,称可能对法国发动更多袭击。警告称,如果法国军队继续驻扎在马里与中非等国,并轰炸叙利亚与伊拉克的同伴,以及法国“蹩脚的”媒体继续诋毁先知穆罕默德,法国将面临更多、最惨重的局面。
“基地”北非分支发出警告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3日报道,“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当日在互联网上发出警告,如果法国军队继续驻扎在马里与中非等国,并轰炸叙利亚与伊拉克的同伴,以及法国“蹩脚的”媒体继续诋毁先知穆罕默德,法国将面临更多、最惨重的局面。
法新社12日报道,恐怖袭击事件以来,大量法国网站被“黑”。黑客自称来自北非或西非国家毛里塔尼亚,攻击的主要目标包括地方政府、学校、教堂和商业网站。
新一期杂志发行量增至300万份
日前遭恐怖袭击的法国《沙尔利周刊》杂志社14日扩印发行新一期杂志,300万份的印量在法国新闻史上创下纪录。
据法国媒体报道,新一期16页《沙尔利周刊》分法语、英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和土耳其语等版本,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创办于1970年的《沙尔利周刊》以刊登讽刺性漫画著称,多次因刊登政治和宗教人物漫画引起争议。此前,《沙尔利周刊》的印量是每期6万份。
设在巴黎的《沙尔利周刊》杂志社总部7日遭袭,包括主编在内的12人丧生。9日,幸免于难的编辑们在《解放报》提供的办公场所使用其他媒体支援的电脑开始编辑新一期杂志。
《沙尔利周刊》恐再遭袭
对于《沙尔利周刊》这种“不向暴力屈服”的强硬态度,各国媒体也是点赞频频。德国《图片报》评论称,新一期《沙尔利周刊》的出版发行是一场“新闻自由的胜利”。《沙尔利周刊》幸存的编辑没有被恐怖袭击吓倒。
但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这么认为。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写道,新一期《沙尔利周刊》“再次出现挑衅性封面”,俄罗斯REN电视台主持人多布洛夫表示,不应让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再炒作这一内容。这一行为是愚蠢的,也缺乏幽默感。这种行为可能再次遭到伊斯兰极端组织的报复。
“中东在线”的报道也称,拿先知作为嘲讽对象,《沙尔利周刊》可能再遭袭击。英国《每日电讯报》认为,尽管《沙尔利周刊》的编辑释放出一个他们不会被暴力吓倒的信号,但这很可能将进一步引发穆斯林的愤怒。新西兰门户网站3news的报道也称,法国走在了刀刃上。
至少6名嫌疑人在逃
法国警方当地时间12日称,至少有6名在逃恐怖组织嫌疑人在巴黎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包括一名负责开车的男子和一名枪手的女友。
当地时间9日,讽刺漫画《沙尔利周刊》(又译《查理周刊》)惨案的2名制造者库阿希兄弟及其好友、巴黎南郊蒙鲁日枪杀案和犹太人商店绑架案制造者库利巴利均遭警方击毙,这3人均自称是中东极端组织追随者。两名警方官员证实,法国警方正在追捕库利巴利女友阿雅·博姆迪安。而土耳其方面称其已经前往叙利亚。
一名警方官员向美联社透露,这个恐怖分子团伙一共10人左右,“有5至6人仍然在逃,”但警方没有透露其组织成员的名字,警方还称博姆迪安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另一名组织成员在最近一段时间,曾在巴黎街头驾驶博姆迪安的车子”。一名匿名警方官员说。警方还称,他们暂时不清楚这名司机是否参与了恐怖袭击行动。
在不同国家发动恐怖袭击
这两个人竟是室友?
一名也门记者12日披露,对法国《沙尔利周刊》杂志社袭击者之一赛义德·库阿希与5年前对一架美国航班恐怖袭击未遂的案犯“内裤炸弹男”曾是室友。两人都在也门学习阿拉伯语,受极端思想教育。
两人曾一起学习阿拉伯语
也门记者穆罕默德·基卜西回忆,2010年,他在也门首都萨那首次遇到法国人赛义德·库阿希,赛义德在萨那阿拉伯语言研究所学习阿拉伯语。
基卜西告诉美联社记者,2009年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班机“内裤炸弹”袭击未遂事件发生不久,他就袭击者、尼日利亚人奥马尔·法鲁克·阿卜杜勒·穆塔拉布的身世采访库阿希。因此,看到库阿希照片的时候,他立即认出这名曾经的采访对象。
令他惊讶的是,库阿希当时称自己与阿卜杜勒·穆塔拉布曾是室友,都在萨那阿拉伯语言研究所学习。基卜西采访库阿希三四个月前,阿卜杜勒·穆塔拉布离开也门。
第一次见面时,库阿希穿一身运动装,跟一群孩子在街头踢足球。在基卜西印象里,库阿希“很有礼貌,也有幽默感”。他怎么也想不到,数年之后库阿希竟然成为恐怖袭击者。
接受极端思想教育
2009年12月25日,阿卜杜勒·穆塔拉布搭乘西北航空公司航班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美国底特律,在飞机着陆前20分钟试图引爆藏在内裤中的爆炸装置,被乘客和机组人员制服。活跃在也门的“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后来“认领”了这一袭击未遂事件。
阿卜杜勒·穆塔拉布家境优越,父亲是银行家。他告诉美国调查人员,自己曾在也门受训,受到安瓦尔·奥拉基的极端思想影响,从而决定在美国发动恐怖袭击。
奥拉基是“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负责招募武装人员的重要成员。
阿卜杜勒·穆塔拉布对谋杀未遂、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未遂等8项罪名供认不讳,被法院判处终身监禁。庭审中,他没有悔意,称自己的行动意在向美国复仇。
被法国警方击毙前,赛义德·库阿希的弟弟谢里夫·库阿希接受法国一家电视台采访,声称自己由在也门的“基地”组织分支派遣,曾接受奥拉基资助。
德国媒体报道,美国情报机构截获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头目之间的通话,发现法国发生的恐怖袭击或许只是前奏,极端人员还打算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等欧洲其他城市发动袭击。同时,美国国家安全局掌握的情报显示,库阿希兄弟在荷兰有联络人。
(本版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