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正阳县)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写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而淮北平原我家庭院中的一棵橘子树结出的果实,与从南方拉来的上等橘子不分伯仲。
20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看到我家陶盆里长着一棵青翠的树苗。父亲几次调动工作,它也一次次地跟着搬家。
待日子安顿下来后,父母把它从盆中移植到庭院中。小橘树像一个被束缚许久得到释放的囚徒一样,舒展它全身的枝杈、叶片,疯了一样迎着太阳生长。父母为橘子树精心施肥、浇水、修剪,把它整理得很好看。谁来我家串门都要赞美几句:“看你们把它收拾得像您闺女一样漂亮……”每逢这时,勤劳的母亲和憨厚的父亲总是瞅着橘子树,脸上乐开了花。
一晃,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橘子树慢慢长成了大橘子树,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为我家庭院增色不少。
全家人都把这棵橘子树当作“客人”看待,关爱它、呵护它,树叶上落了灰尘,马上喷水给它冲洗;发现有虫子侵袭,马上打农药灭杀……出于回报,这棵橘子树很早就挂果了,而且每年都结出累累果实,压弯枝条。
橘子成熟了,那一个个黄澄澄的橘子皮薄肉多,汁水酸甜可口。
可能我们全家人对橘子树过于偏爱,与之相邻的一棵桂花树似乎有些“妒忌”,竟为这棵低它一头的橘子树“遮荫”,连树根也伸到橘子树的底部去“争夺”养分。看来“一山难容二虎”。父母忍痛割爱,将这棵曾经带给我们浓烈香气的桂花树移栽他处。
这棵橘子树似乎为“挤走”桂花树感到内疚,想弥补似的,每年春季都散发出阵阵清香。我仔细观察,发现橘子树浓密的枝叶里竟然藏满了星星点点的小白花,香气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这些年,父亲两次中风,常坐在轮椅上发呆。每当我们把他推到橘子树旁时,微风吹动着橘子树叶,似乎向父亲点头问好。我们往父亲口中填几瓣橘子,随着父亲的嘴巴蠕动,笑容浮现,仿佛在品味他这老橘树般的人生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