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丽丽
本报讯 免费领礼品、免费听讲座、免费泡温泉……当你享受了这些“免费午餐”后,却需要通过购买高额的保健食品来埋单。昨日上午,市民陈先生向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称他购买了4万多元钱的保健食品,服用8个月后并没有起到治疗作用。
这是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今年接到的第一例保健食品投诉。据该局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管科科长肖文华介绍,去年他们接到了很多类似投诉,大都是因为效果不明显而要求退钱。“这些消费者受产品夸大宣传的影响,误把保健食品当成了药品。”肖文华说。
不要相信保健食品能治病
据陈先生介绍,他今年65岁,是一名高血压患者。去年,他在市解放大道中段一保健食品专卖店购买了4万多元钱的保健食品。服用8个月后,他发现自己的病情并没有减轻。经过双方协商,对方退还了他一部分钱,至今还欠他1.2万元钱。
“我总共购买了4种产品,商家给我推荐这些产品时,说对我的高血压有治疗作用。”陈先生说,为了让他购买这些保健食品,商家还带他到外地旅游、泡温泉。当得知这些保健食品并不能治病后,陈先生认为商家扩大了产品的功效,欺骗了消费者。
记者从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保健食品只有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不能治疗疾病。消费者身体不舒服时,应及早去医院找专家治疗。
要到正规药店购买
据肖文华介绍,一些商家经常通过健康讲座、免费活动的方式,向消费者推销保健食品。更有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免费使用、发放礼品、免费抽奖等方式,吸引中老年人购买夸大保健功能的产品、违法添加药物的保健食品。
据了解,经有关部门检测,辅助降血糖、减肥及缓解体力疲劳类保健品易违法添加药物,消费者选购这些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慎重。购买前,可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对该产品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
在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别把保健食品当成药品。如需购买保健食品,要到正规药店。购买时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小蓝帽”和批准文号,不要购买无保健食品标志的非法保健食品。一旦发现违法生产经营保健食品的,可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举报电话: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