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三惠(驿城区)
某日,我在置地公园散步,看到东南角有一个小广场,周围有台阶和长条椅,是供人们休息和玩乐的场所。小广场中央的四方形平台上矗立着杨靖宇将军威风凛凛的雕像。他头戴棉帽,外穿破旧的军用棉大衣,内穿棉袄、棉裤,昂首挺胸,目视前方。
当人们看到他时,被他撼人心魄的目光所震动,不由对他肃然起敬。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广场的周围苍松翠柏,绿树成荫,石阶上坐着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的游人,还有小朋友在广场里玩耍。一群鸟从天际飞过,叽叽喳喳地叫着。
我停留在杨靖宇雕像前,注视着杨靖宇将军的雕像在蓝天下巍然耸立。蓦地,我被雕像的面部释放出的一种光辉吸引了。光辉来自石像高高额头上一双神异的眼睛,隆起的眉骨下,眼眶被风雨剥蚀得有些粗糙,但线条依然粗阔有力,棱角分明。深深的眼窝里,两颗黑白分明的眼珠透射出深邃、坚毅的目光。
站在雕像前,我久久不能离去。一股热流在胸中涌动,凝视着那双眼睛,我浮想联翩。我为这个从贫穷家庭走出来的将军而陷入沉思,那眼神是踏出家门后的义无反顾,还是雪原林海中决战前的沉寂,还是白山黑水间硝烟散去后的思索……
我被这双眼睛深深地吸引了,被眼睛里表现出的无所畏惧、坚定不移,为了民族利益而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折服了。
将军啊,昔日的战火纷争已被和平安乐代替了,大地上的悲哭哀叫已变成欢声笑语。
要走了,我再次来到雕像前,望着那双神异的眼睛。那是一双看遍历史和未来,连接着今天和明天的眼睛。那是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爱与恨,坚强和勇敢,追求理想的眼睛,启示后人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