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骨与健康之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减少,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随之而来的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也相应增加,已成为糖尿病病人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约有60%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而已接受治疗者,糖尿病的控制状况很不理想。另外,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目前已成为超重儿童的关键问题。
面对糖尿病这一全球性发展趋势的严峻事实,积极开展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预防,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引起人们的重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共同确定每年11月14日为世界糖尿病日,要求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开展对糖尿病的防治。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慢性(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的共同特征,最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或乳酸性酸中毒。长期糖尿病可引起多个系统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导致功能障碍和衰竭,成为致残或病死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防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减少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积极开展防治糖尿病宣传教育,充分认识糖尿病的危害,对提高病人自我监护和治疗能力,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有着深远的意义。预防分为三级预防。初级预防:目的是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改变人群中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的环境因素,管好嘴,迈开腿,不过度营养、根据每天的运动量适度进食热量,荤素合理搭配,不偏食,不多食、不加食,不吃糖及含糖量高的食物,不进过多膏粱厚味之品,控制身体不超重、更不要步入肥胖行列,尤应避免腹型肥胖,养成爱运动的习惯。
二级预防:目的是早期发现和有效治疗糖尿病。每年对高危人群、每两年对45岁以上人群进行糖尿病筛查,保持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达标。
三级预防:目的是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恶化,以减少糖尿病病人的伤残和死亡。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配合,终身治疗,若糖尿病长期空腹血糖>7.2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长期糖化血红蛋白>7.0%,其并发症就有可能提早出现,病情进一步恶化,最后导致残疾或死亡,应高度警惕。
驻马店骨科医院 丁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