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杨 丽
本报讯 “这孩子已经在我家住几天了,让他回家他不肯。”12月29日中午12时许,市民陈金雨给记者打电话说,她儿子的同学因为考试成绩不好不敢回家,已经在她家住几天了。她担心这样下去,会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接到电话后,记者来到市中华大道东段陈金雨家,见到了陈金雨的儿子张博和张博的同学薛明明。张博告诉记者,自己和薛明明是好朋友,都在我市一所初中读书。记者了解到,薛明明平时的学习成绩很不错,老师们都很喜欢他,父母对他的期望也很高。
“只要一次考不好,我爸就会打我。”薛明明告诉记者,在最近一次考试中,他做错了几道数学题,拉低了整体分数,导致这一次的考试成绩很差。他不想面对母亲失望的眼神,也不想被父亲打骂,所以一直住在张博家。
“两个孩子的个头、胖瘦都不同,衣服没法儿换着穿。”陈金雨告诉记者,薛明明的衣服该换了,但张博的衣服他没法穿。她和张博一直劝薛明明回家,但薛明明说一回家父母就会问他考试成绩,自己肯定会被爸爸打。
在记者和陈金雨的开导下,薛明明才表示会好好跟父母沟通。当日中午,陈金雨给薛明明的母亲打了电话。不到20分钟,薛明明的父母就赶到了陈金雨的家中。看到儿子躲在同学家不敢回家,薛明明的爸爸很自责。
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在我市一所高中任教的刘霞老师。刘霞认为,父母教育孩子时,沟通是最重要的,要让孩子心服口服。打骂是最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方法,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