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12月23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务院发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不动产登记明年3月开始施行 专家:最大的亮点在于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4-12-23 08:29:26  

昨日上午,国务院发布《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并下发至中央各部委及相关部门,未来我国不动产登记将实现多层次信息共享。其中,国土部将牵头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以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实时共享。《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201531日起施行。

经济学者、央视特约财经评论员马光远表示,不动产登记条例终于出台,这意味着“中国究竟有多少房子”这个问题可能会搞清楚,也意味着房产税等问题的征收有了基本依据。

著名房地产财经评论员谢逸枫认为,不动产登记的目的不是针对房价而出台的宏观政策,而主要是为不动产确权与完善物权法,与房价调控没关系。即使《条例》正式落地,但内容仍无实质性的突破,效果短期难显现。

未提“以人查房”

《条例》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森林、林木所有权,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海域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和法律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不动产权利等10类不动产,均为登记适用对象。

《条例》全文没有提到有关“以人查房”字句。所谓“以人查房”是指用姓名查询的方式获得他人的房产信息。

《条例》第26条规定,不动产登记机构、不动产登记信息共享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不动产登记信息保密;涉及国家秘密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措施。

27条规定,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查询、复制不动产登记资料,不动产登记机构应当提供。

《条例》还规定,查询不动产登记资料的单位、个人应当向不动产登记机构说明查询目的,不得将查询获得的不动产登记资料用于其他目的;未经权利人同意,不得泄露查询获得的不动产登记资料。

不动产登记簿永久保存

《条例》规定了登记簿的登记内容,要求登记机构设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簿,将不动产的自然状况、权属状况、权利限制状况等事项准确、完整、清晰地予以记载;规范了登记形式,要求登记簿原则上采用电子介质,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采用纸质介质;细化了保管责任,要求登记机构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责任制度,永久保存登记簿,配备安全保护设施,任何人不得损毁登记簿,除依法予以更正外不得修改登记事项,登记簿损毁、灭失的,要依据原有登记资料予以重建等。

不动产信息多部门共享

《条例》要求国土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确保国家、省、市、县四级登记信息的实时共享;国土资源、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统计等不同部门之间要加强不动产登记有关信息互通共享。

权威解读

对房价影响不会像想象那么大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

很多人预测,不动产登记制度出台后,会导致房价大幅下跌,但实际上该制度的出台对房价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为不动产登记制度并不直接影响房价,只是以它为基础的房产税、遗产税会影响,但如果明年3月开始登记,完成登记还要好几年,房产税、遗产税怎么收,更不知道,因此,现在谈不动产登记对房价的影响为时过早。另外,即使有影响,作用也有限,因为影响房价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市场供求关系,还有税收法律、国家宏观经济走向等。

或意味着公民拥有房屋情况“全透明”

北京中原首席分析师张大伟:

最近各地都出现放松调控政策预期的声音,《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在这个时间点出台,对市场走势影响很大。

不动产登记本身并不是房地产调控,目的也并非反腐。但应该说这一政策是房地产调控从之前的交易环节调控转变到存量环节调控的重要标志性事件。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可能意味着公民拥有房屋情况“全透明”。未来借助《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政府的税基将逐渐从交易环节过渡到持有环节,财产税的二次分配将更加明显,房产税将很快全面落地。

同时,房产作为过去10年财产主要藏匿形式的选择将出现变化。不仅灰色资金进入房产的可能性降低,过去灰色资金购买的房产也将可能转变投资形式。人们正常投资房产的选择也将可能因未来税费提高的预期,如房产税、遗产税,而减少房产的持有量。

目前不动产登记推进面临两大阻力,首先涉及到个人私有财产或者隐私,人们不愿意配合,这与国人“有财不外露”的观念有关,同时也担忧个人财产信息泄露。

另外一个阻力是人为因素,一些单位或部门属于拥有多套住房的群体,进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住房信息联网,无异于打破既得利益,所以大多不愿主动配合联网工作。

对楼市中长期影响大

亚豪机构市场部总监郭毅:

短期来看,条例的公布会对于二手市场产生一定冲击,特别是多部门信息联网,打破了以往房产信息查询的瓶颈,将会导致出现新一轮的投资客集中抛售房产,高端二手房供量有望增加,对于平抑二手房市场价格起到积极作用。

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实施,未来高端市场的主力购房客群将以新兴的高知新贵阶层为主。不动产登记制度颁布实施的意义深远,对于房地产市场将形成中长期的影响。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后,不动产确权及全国联网,完善以往缺失的不动产基础数据,将有利于重新梳理土地制度和房地产税费体系,为加快房地产税的立法进程提供技术条件。

房地产税费体系的重构,有望改变当前重交易环节轻保有环节、税费混乱以费代税等现象,最终对于保持房价稳定、减少投资投机产生实际效果。

市场反应

二手房大户型出现抛售

北京中原监测的信息显示,《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出台之前,“狼来了”的风声一直不断,对于楼市来说,已经有一年时间消化,最近一二线城市都出现了大户型二手房上市增加,甚至是抛售的现象。

他们预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这次正式出台后,对于房地产市场,特别是部分高端住宅来说,这依然是重大利空。预计随着不动产登记的加速,大户型二手房供应将继续增加。

 

最大的亮点在于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程啸:

我认为《条例》最大的亮点就在于登记信息共享与保护。原来我们靠各个地方统计往上报,但各类不动产数据都是分散的,比如住建部有统计口径,掌握每年房屋交易量,国土部也有抵押或土地所有权出让。另外这些数据都有滞后性,到年底才把数据要上来。并且这些数据不准确,因为延时申报,虚假情况很难避免,这样国家就很难掌握真实情况。现在搞实时共享,要求全国所有登记机构的信息必须实时录入,一旦登记完成,马上就在信息系统上显示出来。

不动产登记主要服务于交易,房屋买卖里面涉及预售许可这样一个审批信息,如果不能及时共享,登记的准确性就难以保证。另外,还涉及基础信息要能共享,比如身份证,二代身份证有芯片,丢了以后补办,网上会显示以前那个已经作废,但现在只有银行跟公安联网,如果捡到别人身份证拿去开户,银行可以联网识别出这是一个丢失作废的,就不会给你办。而目前登记部门和公安没有实现联网,现有的身份证识别器只能判断孤立时间卡片里的信息,也就意味着捡到别人身份证拿去照样可以办。今后,按照条例规定就应实现联网。

我们查是不是二套房、三套房,靠的就是登记系统。原来不完善,比如纸质没有录入,很难查到,以后如果都联网,想查就很方便了。包括最高法院,正在搞加强执行,系统建成以后,想转移财产就很难了,法院发一个通知书到登记机构,可以以人查房,输入后就能查到在全国有哪些房产。这对于维护社会信用,保障交易安全,防止各种欺诈,也包括反腐,都有重要意义,真正称得上基础性制度。 (本版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